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隋主沉浮 > 第525章:大隋战略全文阅读

第525章:大隋战略

热门推荐:

王府忽然多了两个小宝贝,气氛与以往自然不同;不仅全家上下宠爱的不得了,便是卫王系成员也是欢欣鼓舞。

身为卫王系首领,杨集是卫王系眼中心上“皇帝”,但是由于他婚后无子,所以不止府上担忧,便是卫王系成员也很焦虑,这也是两女临盆之前,王府上下如临大敌的原因所在。

天可怜见,成亲三到四年的卫王终于有后了,这对杨集麾下文武来说,绝对是一个强心剂,长久以来的担忧,也被喜悦和激动取代了。

杨昊、杨明也不负长辈期盼,兄弟俩都长得很健壮,既吃得多也睡得香,偶尔还会张开没牙的小嘴,发出伊伊呀呀的声响,包在襁褓中的手脚更是不时踢动着。只是一旦闹将起来,就没完没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人哭了,另外一个也会受到影响而大哭,若不将他们伺候周到,就别想安宁。

杨集也抛下了一切,在家当起了好丈夫、好父亲,每天伴在妻儿身边。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养,外加杨集细心呵护以及孩子的陪伴,静养中的萧颖和裴淑英心情极为欢快,她们年轻体质好,受到心情的影响,也渐渐的康复了。慢慢的,就能下地行走了。

孩子们现在还小,什么都不懂,但杨集自己心里清楚,只要孩子们开心,哪怕受累一些,又有何妨?

在杨集足不出户的时间内,沉淀一段日子的杨广,又由内而外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了;首先,他强势的对北方伸出了大隋的魔掌。

在粟末靺鞨献出的、包含原高句丽在内的国土上设立漠州,并设东夷都护府管军事;在奚族所掌控的地盘上设立饶乐州都督府;在东突厥让出的漠南草原设立单于大都护府。确保大隋在军事上控制粟末靺鞨、奚族的同时,还能对突厥、高句丽施加军事威慑。

这一州三都护府,预示着大隋王朝的霸权向北方、东北方挺进。而现在的北方和东北已经不是原来的东北了,原来的北方和东北就算有突厥汗国、高句丽这样的霸主存在,但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便是突厥汗国和高句丽也无权、无力干涉。

大隋现在灭了契丹、逼降了奚族、逼退东突厥、粟末靺鞨又主动降隋,导致北方和东北形势再也不像以往那么复杂了;大隋帝国的强势北上,意味着这些地方通通都要整改、通通都要遵照大隋规则行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种弱肉强食、游牧而居的日子了。

此举,既是弱者的福音,也是强者的挽歌。弱者可以在大隋朝廷和军队的庇佑下,逃过被强者吞噬的命运;而奚族奚仲这种原先的强者,却不能再倚靠实力吞噬弱者壮大自己了。

奚仲不满是一定的,然而他根本就不敢怎样,毕竟他在失去对另外七部的掌控以后,实力已经锐少七八成了,他与大隋一比,不过是稍微肥一点的肥羊而已。就算再怎么不服、不甘,也只有乖乖地、卑躬屈膝的当大隋的孙子。否则的话,杨广只需一声令下,另外七部就会把他的部落瓜分干净。

其次、是对大隋内部战略进行调整和规划,杨广的定调是以发展国力为重心,他认为唯有强大的国力在支撑,方始能够肆无忌惮的南征北讨。

凝聚国力是大隋进一步辉煌的关键,但第一步,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

关于未来,没有人比杨集更有发言权了,放眼整个天下,没有人发熟知历史方向的他更清楚如何去走,除非,还有第二个穿越重生人士,否则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有他在,大隋可以跨过盲人摸象、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直接进入主题的核心。

“圣人!大隋想要达到民富国强,我认为当前有两个方面可以发展……”杨集等到议事堂相国一一发表看法,便站了起来,他没有说是哪两个方向,而是先说大隋现状,以便增加说服力:“我大隋地广人稀,很多劳心费神、耗时耗力的金贵商品因为供大于求的缘故,卖不出应得的价钱,如是一来,从事这方面的百姓落得吃力不讨好的下场,如果我们大隋的商人将这些商品运到西方,再从西方购买大隋短缺之物,那么东西双方便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之局。有鉴于此,所以我认为主要发展方向是开辟丝路新路线,以丝路促进东西方贸易往来、以丝路促进东西方交流。”

“只要丝路畅通、开辟更多新丝路,东西贸易就能大幅度刺激大隋经济;而往返于丝路的商人因为稀罕商品有销路、大获利润,势必争相向百姓购买,商人相互争夺之下,价钱一定节节攀升,百姓也能获得更多的钱财。这是好处一。

大隋是农业大国,在农耕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只要没有发生大灾难、只要杨广没有倾国之力去对付高句丽,那么自给自足全无问题。然而大隋手工业的从业人员众多,造成了商品过剩,最终出现了恶意降价竞争的局面,使得一些小作坊纷纷破产,陷入了贫困潦倒的窘境。

面对此窘境,杨集觉得大隋朝廷有义务、有必要开通国与国之间的交易渠道;而丝绸之路,也是因此而存在的。

朝中重臣,看通这一点的人不是没有,但丝路交错繁杂、西域诸国关系复杂,大隋又还没有彻底控制西域诸国的威望,所以在座的人都说徐徐图之。但是朝廷可以徐徐图之,商品没有销路的百姓,又该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手握“金山银海”却没饭吃吧?

看了杨广和众臣一眼,杨集续道:“西域诸国、西突厥四部混乱不假,但丝路的开通,对于所有国家都是有利无害。只要他们从中获利,他们就会支持、保障丝路的安全,如果有人从中干涉,势必成为众失之的。我们要是畏首畏尾、徐徐图之,他们反而觉得我们没有做大事的义气和魄力。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克服困难、而不是因难而退。”

杨广做梦都想强爷胜祖,超越父亲几乎成了他的执念,他对于怀有激进思想、怀有开拓精神的杨集十分认同,引其为知己;他正听得上劲,而杨集却停了下来,于是兴致勃勃、急不可耐的催促道:“还有呢?继续说下去。”

“开拓丝路的好处二,是通过商人的眼睛、纸笔,使我大隋达到开眼看世界、师夷长以制夷的目的,同时派遣使臣向西,探索未知的地域,与未知之国建立邦交。”

杨广胸怀开疆辟土的雄心,有着强爷数祖的大志,他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方略,那就是征服高句丽、制霸北方和西域,使大隋以外的千里之域无一强国。所以,大隋如今的战略是在北方、在丝路、在东北,对象是东突厥、西突厥四部、吐谷浑、高句丽等“大国”,而不是诸如奚族、霫族、粟末靺鞨这种弱族,这也是他没有主动对弱族发起进攻的根本原因。

一听杨集这么说,杨广顿时来了兴致,他问道:“开眼看世界、师夷长以制夷,我懂。但你说的未知国度,所指何处?”

“我说的未知地域、未知国度是我们认知以外的地域。就以我们比较熟悉的西方为例,我们知道西域诸国、吐谷浑、粟特八国,也知道西域和吐谷浑之外是西突厥、天竺、波斯、大秦。”停顿了一下,杨集问道:“我想问一问大家,再往西、往南,那又是什么样存在呢?国家名字叫什么?其国强盛与否?”

杨集的灵魂深处深深的刻着地球的影子,一说到世界,脑中景象就是地球。可是杨广和在座的重臣对于世界的认知只停留在大隋、西域、天竺、漠北、半岛三国、海中倭国、流求等地,除此以外,他们脑海一片空白。

当然了,杨集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世界究竟有多少个国家,但他通过西方胡商之口、知道波斯萨王朝与大秦(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常年开战,导致一个教派正在麦加冉冉崛起,此教派在贫民之中有着极大的声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这个教派便是建立大食国的尹silan教了。一旦他们如史上那般取代了波斯,那么,就会探索富饶肥沃、“金山银山”的“a”。

固然,杨集也知道朝中权贵喜欢通过酷似犹太人的粟特商人了解世界,但粟特商人也是一知半解,当他们把西方的消息传到大隋时,能有一成为真就很不错了。所以杨集希望大隋以朝廷的名义遣使西行,得到更多更精准的数据。

而他这三问,顿时问倒了大隋君臣。

沉默了半响,萧琮才缓缓的说道:“我大隋与大秦相隔数万里,这么往返一趟,少说也要一年时间吧?”

“相国言之不错!”杨集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在张掖时,特地从胡商那里了解了西方一番,据说波斯以西的大秦历史悠久、兵强马壮、国土有几个大隋那么大,重要的是,他们一直有东进的野心,不过波斯也不是善茬,所以他们的野心屡屡受挫。”

说到这里,杨集彷佛还嫌火力不够似的,继续说道:“大秦的历史,上可追朔到战国时期,而其现有的疆土,是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皇帝打下来的,更厉害的是,此人在三十三的时候就病逝了。”

杨广听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作为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有着不甘人后、超越秦皇汉武的雄心,他认为只要攻破高句丽、蚕食西域和突厥,大隋的疆土就会强大空前,而他,也将成为成为古今中外、无人相比的伟大的帝王。可如今,杨集却说大秦有大隋几倍那么大。那什么亚历山大,竟然在三十三岁之前,就完成了如此壮举,想想都是一个恐怖的存在。

念及于此,杨广一颗不安分的心也在怦怦跳动,而那一双鹰隼般的锐利眼神,似乎也超过了“弱小”的西域、西突厥,瞄向了更远的大秦,心道:“亚历山大能够打下几个大隋那么大的国度,我杨广有生之年,一定要打下更大疆土,绝不能被蛮夷比了下去。”

在座重臣同样听得瞠目结舌,这种颠覆他们认知的资料和消息,使他们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圣人、诸公!我说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怂恿大家与大秦比高低:一是希望大家知道天下之大、超乎想象,二是因为大秦东进的野心不死。”杨集沉声道:“而第三个原因,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波斯由于和大秦连年征战,使得他们元气大伤、国力即将耗尽,他们被逼无奈,只好对臣民的税赋加重,这又造成内部暴乱连连。其内部的一个势力利用臣民对朝廷的不满,并且用宗教名义,拉拢到了许许多多贫民。如果他们发动类似黄巾起义的动乱,战火必将卷波斯全境;而内忧外患的波斯王朝,也有可能轰然坍塌。”

“而波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就与我中原王朝友好往来,与我大隋也很亲厚,波斯一旦倒下,那么大秦东进之路畅通无阻、很有可能会东征西突厥、粟特八国、西域诸国,将战火卷至大隋西部。”

“所以,我们不得不防、不得不提前做准备呐!”

说到最后,杨集便把目光看向了杨广。

自杨广登基为帝以来,他便大刀阔斧的改革,尤为难得的是,他不但把一些权力下放给议事堂,而且大幅度的提高御史台编制、御史言官的地位,他不怕你敢说,就怕你找不到毛病、亦或是诬告。就算指出的问题有些尖酸刻薄,让他下不了台。可他依旧在气急后理性的选择接受,就算不接受也不会恶意去找麻烦。

所以杨集觉得现在的杨广就非常合格,尤其是在大方向和改制的方面,古往今来的皇帝都没有几个有资格和他相提并论。

史上的杨广在大业十年之前,为了更好控制天下,营造新都洛阳;为了沟通和加强南北的联系,开凿纵横天下的大运河;为了及时了解天下大事、运送兵力,开直道、扩官道、广建驿站……

在经济上,虽然后世之人都说他是败家子,可鼎鼎有名的洛口仓、含嘉仓、回洛仓、白马仓、晋阳宫仓城实际都是他修、是他储粮的,与杨坚毫无关系。在内政上,他修《大业律》、办教育、创科举、复汉制、抢救汉家文明……在军事上,他率兵统一南北、出塞北伐突厥、平定如日中天的杨谅、向南打到林邑、向西歼灭吞并吐谷浑、向东征服流求……至于外交方面,也是成就显着,他经略西域、开辟多条新的丝路不说,还遣使远赴波斯、通使南洋、东渡倭国……

一代帝王,只要做了以上的其中一项,就足以名留青史了;可他杨广在大业十年之前竟然全都做了,更加难得的是,天下还没有大乱。要不是他接二连三的远征高句丽,大隋王朝就不会因为国力耗尽、民心尽失而轰然崩塌。所以后世曾有人说,杨广要是急流勇退、只把皇帝这个职业干到大业十年,那么他的功绩就足以盖过99.9%的皇帝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杨广虽然有时也会显得急功近利,但至少没有达到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地步,而且愿意向文武百官解释自己做事的种种深意、听得进良言。

杨集之所以夸大大秦实力和国力、夸大亚历山大,目的是给杨广竖立一个更高的楷模、更高的超越标准,只要他有危机感、只要他觉得西方还有一个不可控的强大存在,那他心在顾虑之下,就不会、也不敢倾国之力去搞高句丽。

“圣人!”苏威站起身来,向杨广拱手一礼,沉声道:“虽然说大秦远在数万里之外,但以大秦的强大国力而言,要想打败内忧外患的波斯并非难事,我大隋很有必要收集该国资料和军情。”

“臣附议!”杨雄亦是起身行礼道:“圣人,两国交战,情情为先,我大隋要想胜人数子,必须知己知彼、洞悉敌情,方能明晰敌我之优劣。”

高颎随即说道:“圣人,老臣当年以西域使西行时,发现西域和更西之地,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风土人情以及各种资源。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些国家和种族,然后开辟更多新丝路、遣更多使臣加强和西方诸国的联系,这样既能开辟经济通道,又能获取更多我们所不知的资料。”

杨广本来就心动了,听诸相国这么一说,也定下心来了,说道:“下去以来,议事堂牵头,令礼部和鸿胪寺联合创立西域司,专门负责和西域、西方沟通事务。”

“臣遵命!”诸相纷纷起身,轰然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