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机全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机

热门推荐:

“轰隆隆。”

熟悉的红夷大炮的声音,在辽东的土地上,原来独属于金江军。

二十里外的朱秀,带着亲卫巡视各营,仍然能隐约听到前方,海州的方向,传来的大炮的声。

因为地势平坦,他又带着亲卫们,寻到远处的高地,跳脚望去,能看到天边处,海州城的轮廓。

两万金江军,建立了三个营寨,左右两营各六千人,中军营寨则高达一万四千人。

互为犄角,拱卫大军的粮道。

在他的后方,还有刘承敏的四万金江军和朝鲜联军,驻守塔山铺一带。

如此的布置,即是防备忠顺王,又是防备海州。

“狗日的,早点拿出这股势头,蛮族大军哪里有机会熘走。”

虽然无法亲见,只通过动静,朱秀就猜到前面战事的激烈程度,心中升起了不满。

金江军牵制了蛮族的主力,扛下了最大的风险和损失。

而高达十余万的国内援军,辽西军,蒙古军,只需要负责断绝蛮族的后路。

在朱秀看来,这已经是很轻易的事情了,这般情况下,都让蛮族大军顺利熘走。

前番众人以为是国内军战斗力不强,连简单的战略都完不成,嘲笑归嘲笑,却也无可指责。

直到现在抢夺海州。

国内军的战斗力直线上升,战争之激烈,不下于金江军,说明了众人猜错了。

原以为傻瓜是被人,最后才看清楚,真正的傻瓜是自己。

忠顺王的心思,已经不言而喻。

“忠顺王太坏了。”

朱秀身后的亲卫们,纷纷破口大骂。

……

忠顺王想要抢下夺下海州,以隔绝金江军的扩张之路,隐忍以及试探,终于抓住了眼前的机会。

抢在金江军前面,开始攻打海州。

他不怕金江军翻脸,正好能彻底认清楚金江军的嘴脸,嘴上喊着忠义,行动是否忠义。

为了这次的大决战,朝廷提供了不可计数的物资,支撑了金江军,国内军,以及笼络蒙古。

如果金江军真的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趁早认清楚,以免把这海量的物资,浪费在金江军身上。

转而用来编练辽西军,至少又能扩充十万之军,提供三年的军饷粮饷。

虽然金江军的将领,没有接受自己的军令,来拜见自己,忠顺王内心其实理解。

对于金江军接下来的避让,忠顺王还是满意的。

一直到金江军绕过了海州,一部布防此地,一部去攻打鞍山,才让忠顺王不满了。

金江军敢如此大胆,竟然绕过海州,直接去攻打鞍山。

“我们能抢在金江军攻破鞍山之前,先攻下海州们?”忠顺王皱眉询问。

听到忠顺王的话,图门和程之信等人,都为难起来。

这句话太过暴露内心的想法,忠顺王没有问史鼐,刘英等人,而是问向自己的心腹。

“海州兵多,鞍山兵少,以金江军之利,我们很难比他们先打下海州城。”

图门对于国内形势了解,但是对辽东不是很熟悉,所以回答忠顺王的,是辽西守将程之信。

他在辽西多年,又和金江军打过交道,因此能提供较为准确的意见。

目前在辽东,忠顺王比起老手下图门,更看重程之信的提议,也比较信服。

连程之信都这么认为,忠顺王脸色难看起来。

前面面对自己的强硬,金江军选择退让,不愿意撕破脸,但是金江军的应对,同样也是这个心理。

谁也不想第一个撕破脸。

以忠顺王对人心的掌控,很快就明白了金江军的底气来自何处。

程之信已经完全投靠了忠顺王,拜在了忠顺王的才能和权势下,成为辽东之地,最得忠顺王信任的将领。

对于辽西各将的人心叵测,忠顺王如何看不出。

不过他最开始并没有暴露任何心思,只当做不知,长久的手段,以及拉拢下来。

辽西军才真正的被他掌控。

“金江镇太强大了。”

忠顺王叹了一声。

这句话,不提程之信,从国内跟随忠顺王来辽西的图门,也深有感触。

哪怕是开国四王中,目前仅有的一支还保留封地,镇守云南的南安郡王一系,图门也认为比不上金江军的强势。

“只有抓紧攻破海州城才是紧要之事。”

程之信说道。

只有抢在金江军前面,先攻下海州城,才有余力去抢鞍山,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唯独实力才是大势。

这又陷入了刚才所谈的循环。

忠顺王摇了摇头。

金江镇的实力太强大,面对他的招数,有太多化解的方法,让自己强攻海州的目的落空。

但越是如此,才越要抓紧攻下海州。

不能让金江军小觑朝廷的军队,生出狂妄的心思。

正如平辽侯顾忌忠顺王,其实忠顺王同样更加顾忌平辽侯,顾忌他所建立的金江镇。

忠顺王大把的撒钱,提高士兵的士气,大把的承诺,提高将领们的决心。

对于蒙古部落,大肆封赏互市的赏银,以让蒙古骑士们卖力。

加上他做事公正,不计出身的提拔人才,重用人才,配合他的权势,整个大军都上下敬服。

海州彻底成为了孤城,虽然城中粮草多,但是士气仍然止不住的下滑。

对面的周军,一日的攻势强过一日,丝毫没有因为伤亡导致士气低落。

无数的周军,轮番连日的强攻,蛮军疲于应对。

特别是周军手中的红夷大炮,轰开了第一堵城墙的时候,双方的厮杀进入了白热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墙倒塌,蛮军已经无法顺利的修葺工事。

在残垣的地方,士兵们攀爬上碎石碓,拥挤的在狭隘的地带,洒下了无数的鲜血。

……

唐清安的旗帜。

抵达了鞍山城外,引发了潮水一般的呼喊声。

鞍山的守军,士气低落。

本来就不多的,也不精锐的守军,看到城外克星的出现,越发的胆寒起来。

三日。

只三日就攻破了鞍山,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就连唐清安自己也没有预料到。

太过轻易了。

这是金江军建军以来,除了战略需求,蛮族主动放弃的城池外,第一个攻城如此顺利的。

“打海州时,大战这么久,寸土必争,我们伤亡不小,却至今没有拿下海州。

反而是靠近辽阳的鞍山,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唐清安笑道。

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费工夫,但是比起海战之战的激烈程度,如此说法也不算错。

鞍山城中还有不少未来得及撤退的蛮族百姓,以及守卫城池的蛮丁,以及少部分的蛮兵。

对于这些俘虏,唐清安并没有屠戮,而是关押了起来,严令不得擅动。

金江军士兵和蛮族有血仇。

唐清安不敢疏忽,也不愿意因为这些,导致发生不好的事情,不管最后责不责罚,都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对于如何处理手染无辜百姓鲜血的凶手,金江镇自有法度,而蛮族中无辜的百姓,金江镇也自有法度。

唯独金江军,不能成为刽子手。

唐清安正在忧虑中,安排哪一部的士兵看守俘虏,都无法令人放心,毕竟仇恨能令人失去理智。

得知金江军竟然突破到了鞍山,扎营汤河对岸的朝鲜军,立刻开始过河,与金江军汇合。

朝鲜军的到来,让唐清安眼前一亮。

权申旭见到平辽侯,态度极其的恭敬,完全以下属自居,不是以盟友的态度。

作为朝鲜的世袭权贵,他的才能不提,眼界是不错的。

这一回的大战,辽东的土地上,蛮族和金江镇的实力发生了变化,金江镇占了上风。

辽东王,已经越来越名副其实。

不算海州,大半的辽东,已经落入金江镇之手。

蛮族在辽东,目前只剩下辽阳,沉阳,本溪,抚顺,铁岭,开原,昌图七城。

而金江镇有盖州,复州,金州,镇江,得利赢城,永宁监城,新金,旅顺,营口,岫岩,凤城,鞍山,寛旬十三城。

并且海州城,最后花落谁手还未知。

不提这一点,平辽侯和朝鲜国王的姻亲,以及平辽侯对朝鲜国内军方的渗透。

两回负责朝鲜大军为金江镇作战的权申旭府使,看的清清楚楚。

无论是五千驻守镇江多年的朝鲜军,还是数千三部义军,已经彻底投靠了金江镇。

用朝鲜的物资银钱,养着心向金江镇的朝鲜军队。

权申旭遍观史书。

不得不佩服平辽侯的手段,哪怕眼前的人的年龄,跟他的儿子差不多大。

“权府使,你是第一个突袭到蛮族腹地,立下了首功,我会向朝廷,以及朝鲜国主,奏请你的功劳。”

唐清安笑道。

权申旭连忙推诿,如果真是让他做首功,平辽侯向朝鲜国主的奏功倒是可以,但是上朝还是算了。

会引起上朝将领的不满,他可承担不起。

见到对方的态度,唐清安最后才认真说道。

“你在汤河接应了数十万的辽民,才真正说明你把我当做了朋友,因此才能做出这个决定,我会永远记住你的情谊的。”

平辽侯的这句话,令可以当做唐清安长辈的权申旭,感动的热泪盈眶。

“平辽侯之言,在下惶恐。”

唐清安拉着权申旭的手,笑着看向辽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