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古言小说 > 朱门农女 > 第124章:买卖全文阅读

第124章:买卖

热门推荐:

姜离笑着点头:“怎么,陈嫂子觉得我像是来寻你开心的吗?陈嫂子不必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知道你们家里如今想卖的是后山那三亩孬地。我也实话跟嫂子你说,我家里男人在外头做事儿,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也不定能不能活着回来,我和我娘还有这肚子里的孩子总是要吃饭的。我打顾娘子手里买的那两亩地,虽说是能够满足我们的口粮问题,可你也知道,这过日子只靠着那两亩地是万万不成的。”

“你是打算在孬地上种点桑麻来补贴家用?”陈氏倒是个懂行情的,顿时就松了口气,“要是你就是为了这几亩孬地来的,我倒是可以领着你过去看看,我家的地和旁人家的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这一时半会儿的我也跟你说不清楚,你要是方便就跟着我来看看吧。”

姜离点头,立马就跟着陈氏去了后山。

到了陈氏说的地方,姜离这才明白,她所说的不一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陈氏家的孬田上头有不少的大石头,像是荒废了许久。

陈氏自己也说:“这儿本就没有种过什么东西,早些年瞧着旁人种桑树,我们也想过,额后来发现这片地碎石子太多,有那个清理的功夫我们还不如好生耕种良田,这里没有管,石头就也多了起来。大妹子,你若是不想要了我一点都不怨你,这地儿啊估计在下去个十年八年也就这样了。”

“那你们家的良田就一点也不卖?”姜离奇怪地问,“我听着顾娘子的意思你们不也准备离开小渔村了吗?你们家里不是出了个状元郎吗?”

“没有的事儿,我们家小子只是进了贡院,并非是状元。不过如今的确是离得远了,我们这心里头有些不放心,是准备着进京瞧瞧。可这小渔村的屋舍田产,我是真的舍不下。”陈氏叹了口气,又看了姜离一眼,问道,“若是我将地租赁给你,你可愿意?”

姜离摇头,她现在只考虑买卖用地,并不考虑租赁的问题。

既然谈不妥,姜离便准备继续找下家。

谁知第二天一早,陈氏就带着一份写好的文书找了过来。

陈氏说:“我昨儿个想了一整夜,思来想去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我若是走了,这地找不着人帮衬着耕种,时候就了也就荒了。你既然不愿意租赁,我便卖给你算了。只是这个价格,我卖的比顾娘子高上那么几分。你也知道,我这良田可是小渔村最好的位置,离着水井近,产量也高,你买了我的地是绝对不会吃亏的。我家两亩地,我总共要你二十两银子,其实算起来也并不比顾娘子家里的多多少,你说是不是?”

顾小满点头:“那几亩孬田也一起给了我吧,若是陈嫂子觉得合适我现在立马就就去给你拿银子,若是不合适今儿这买卖也就算了。我实话告诉您,如今我家里的余钱也不过二十两,买了你的地就再也没有余钱去买旁的什么了。”

陈氏沉思了片刻,便干脆的应了下来,又在文书上添了一行字,便将自家名下的田产二十两银子全部卖给了顾小满。

姜离收了地,便去找了一趟吴用。

“我手里如今有四亩良田和三亩孬地,想着你这儿若是有人手就帮我去耕一下地。”姜离皱了皱眉,又补充了一句,“良田里头分出两亩种棉花,剩下的你们答应一下这小渔村究竟是种水稻还是小麦,至于那孬地且看看你们能打扫成什么模样吧。”

“姑娘放心,我们一定给您收拾好那些地。”吴用保证。

姜离点了点头,给吴用说清楚了那些地的位置便回了家。

近来她越发瞌睡,兴许是肚子里的娃娃开始发挥作用,每日吃完了不久也就会饿,搞得杜三娘也不敢离开家门,整日守着姜离和厨房,生怕饿着这娘俩。

这么一来,张玉兰的那些衣裳便做的慢了下来。

好在如今张玉兰出了嫁,倒不像是先前那般咄咄逼人。

杜三娘在半个月后做好了第一件衣裳,便亲自去了一趟即墨郡城给她送衣裳,并要张玉兰瞧瞧还有什么要修改的地方。

到了即墨郡,杜三娘随便跟人一打听就找到了陆员外的府邸。

听说了杜三娘的来意,门口的小厮飞快地跑去同张玉兰报备,接着杜三娘就瞧见了柳绿出来迎她。

“真没想到杜婶子来的这么快,我们夫人还说呢,这次怕是要等上一个月才能等到杜婶子。”柳绿显得十分高兴,一面在前头领路,一面同杜三娘说着闲话。

到了花厅,柳绿给她上了茶,便退了下去。

张玉兰坐在她的对面,笑着说道:“我不喜欢这些人跟在身边伺候,虽说以前在张府我家里也有不少下人,可我一向自在惯了,刚到了这边还真是适应了好一阵子。杜婶子是不是也觉得我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从前我总听人说嫁了人就不一样了,却始终不明白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如今才算是明白了其中滋味。杜婶子,你从前做女儿家的时候,跟如今可有什么不一样的?”

杜三娘摇摇头:“我们这些乡下来的可跟张小姐比不了,我们年小的时候可没有你们如今的好日子。我那时候经历了战乱,到处都是逃难的人,若不是碰上了阿离她爹,我只怕活不过那个乱世。”

“杜婶子,您能跟我仔细说说吗?”张玉兰一副好奇的模样,双手撑在桌上支着脸笑吟吟地看着杜三娘,“我娘死得早,我爹整日忙生意,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早前的事儿,我对你们年轻时候的事儿好奇得紧。如今虽说是嫁了人,可这家里一个长辈都没有,我相公也不了解那段故事,如今听您这么说起来真是觉得百爪挠心。您就行行好,说给我听听吧。”

杜三娘奇怪的皱眉:“逃难的事儿有什么好说的,都是底层人为了讨口饭吃,努力活着呗。”

“你们那个时候就没有发生过什么让人特别印象深刻的?”张玉兰有些执着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