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古言小说 > 乐归田园 > 第159章 齐懿去张府全文阅读

第159章 齐懿去张府

热门推荐:

齐懿在会试中夺得头名后,那是京城各方都对其抛出了橄榄枝,但都被齐懿以要准备殿试为由给拒绝了,大家也觉着在理,毕竟殿试就只有半个月左右了,若能在殿试中获得当今圣上的青睐,那可比他们这些人强多了。

不过,在这期间,齐懿去了一趟张家,为了感谢张月笙在自己考试时安排的人为自己尽心尽力,不得不说很是细心,为了不让人抓住把柄,张月笙提前找了一个哑巴、且不识字儿的老仆进入考场,当然这也是经过监考之人检验的。

虽然在自己腿受伤这件事儿上,张月宴确实“出力”了不少,可是这都是两码事儿,而且人家也已经道歉了,所以齐懿趁着自己腿可以走动的时候立马去了张家,虽然腿还没完全好,但只要不蹦不跳,正常行走还是可以的。

这去张家,带什么礼物却成了让齐懿头疼的问题,这送太贵的,肯定会说自家巴结张家,毕竟张家在京城也是有一定地位的,而且自己也没那么多钱来买这么贵的礼物,送太便宜的,显得自己好像不重视,轻贱了张家。

就在齐懿焦头烂额的时候,小团子颠颠的拿了自己的一个布袋子进来,递给齐懿,“爹,你看这些东西可以么?”

齐懿一看,竟然都是人参,这自家儿子是把人家药房给盗了么,看着自家爹那疑惑的表情,小团子赶紧解释。

“这是我在山里面发现的,本来我是想来京城卖钱的,因为师傅说京城的人参会卖的贵一些,还有那黑漆漆的东西,师傅说叫首乌,可是那个有点重,我就没带了。”

听到自家儿子解释完,齐懿不淡定了,自家那山上居然还有人参,自己长了二十几年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不过既然自家儿子能找到,也是有一定的缘分的,毕竟听说这人参是一种很具灵性的药材。

齐懿从中拿了一颗既不太大也不太小的人参,不过看到自家儿子这装人参的东西还是不禁扯了扯嘴角,这个布袋子是以前自家娘子给儿子装吃食用的,结果这孩子居然用它来装人参,还一下装了好几支。

“儿子,这个人参应当要用那种比较高级的盒子装起来,不然好像会损失药效。”虽然齐懿不懂药材,但是这一点自己还是知道的。

“高级的盒子?是娘亲装首饰的那种盒子么?”小团子歪头看着自家爹。

齐懿无语凝噎,“等会儿爹爹要去买,你跟着爹爹一起去,然后把他们装好好不好?”此时小团子布袋子里的人参被齐懿拿走一支后还有三支。

等着买完盒子,小团子看着自己手里的盒子,觉得确实不错,人参放到里面去,好似高了一个档次。

把礼物拿好后,齐懿就带着小团子、李贵和大力往张府去了,至于白老他们三人,那是天天见不到人影,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能看见他们,三人天天就在外奔波。

其实白老仨想说,我们一直都没有奔波,我们只是去重温了一下当年的美味,这不京城的美味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根本停不下来呀。

等着齐懿和小团子来到张府,张府的下人都认识小团子了,谁叫这位小少爷以前几乎是每天都来这儿报道呢,只是这段时间没有过来了,于是立马有人去通报夫人去了。

张母一听小团子来了,那是立马急匆匆的就赶过来了,这自家女儿做的事儿自己早就知道了,当时张母知道这事儿后是气得够呛,这自家闺女也太不懂事了,幸好自家儿子还知道怎么去补偿人家,这要是害得人家不能参加这次的春闱,那自家岂不是成了大罪人,这一等可要再等三年呀。

而张月宴在得知小团子来了之后,也紧随着张母跟了过来。

“张奶奶好,漂亮姐姐好。”一看到张母和张月宴,小团子立马嘴甜的喊道,叫着张母和张月宴乐呵呵的。

听到自家儿子都开口了,齐懿自然知道是谁了,也赶紧行礼,“张夫人好,张小姐好,齐某冒昧来府,打扰了。”

张母虽然没有见过齐懿,但从齐懿的举止中和小团子一起到来,也猜到了这是谁,于是张母赶紧回应,“齐公子,里边请,阿竹,赶紧去叫少爷回来,就说齐公子父子俩来访。”转身,有赶紧吩咐旁边的一个仆人。

仆人听了之后,赶紧跑了出去。齐懿和小团子跟着张母来到了客厅。

一落座,张母立马就将自家女儿做的错事儿向齐懿道歉,无论齐懿怎样说没事儿,张母还是一副愧疚的样子,责怪自己没有教好孩子,这让齐懿非常尴尬,而且此时跟自己说话的是两个女人,齐懿也找不到话题,幸好有小团子在中间插科打诨,于是也不至于很是尴尬。

千等万等,张月笙终于回来了,齐懿松了口气,张月笙一回来就说要跟齐懿去书房说话,张母也知道前面他们的尴尬,立马同意了,而且自己好久都没有见过小团子了,正想着香亲香亲呢。

张月笙一拉齐懿回书房,就开始向齐懿吐苦水,现在他天天被尹家那个婚事折磨的不成人样,现在一看到自家爹,就是被提这件事儿,自己实在是不喜欢那个尹家大小姐,虽然她生的外表不错,而且端庄舒雅,可是这完全不是他喜欢的那一类型的,他喜欢那种活泼可爱的。

这样他就可以带着自家娘子到处在外面逛,而不是被那些因为从小就在教养嬷嬷的洗礼下中规中矩的女孩子,而在上一次的相看中,他就知道那个尹家大小姐是属于后者,因为他只是在结束的时候表示自己要去街上看看,就被那个女孩子嫌弃了,虽然她做的很隐晦,但是他还是注意到了。

齐懿听了他的话后,思考了一番说到:“你其实可以去找找那个尹家大小姐,看她对你是不是也讨厌,如果双方都互相厌恶,这就好办了,你们俩就可以作为盟军,各自跟自己的父母坦白或者共同想出什么法子,而且从你这叙述来说,这个尹家大小姐应该是同你一样的情况。”她对你似乎也没什么好感,只不过齐懿没有说出来。

张月笙听完之后,觉着很有道理,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自己、尹家大小姐和齐兄,这不就齐全了,现在自己就要看看那个尹家大小姐如何想了,其实他可以看出尹家大小姐不喜欢他,相反很讨厌他。

张月笙马不停蹄的写了封信给了尹家大小姐,准备问清楚情况,在信送出去的时候,张月笙想着要不是齐懿在,自己都能高歌一曲。

张父本来还在跟自家好友喝酒,这不听说这一次的会试头名去了他们家,哪还有闲情在这风花雪月,马不停蹄的就往家里赶,可是这却让他的好友们给知道了,这一次的会试头名拒绝了那么多人的邀请,可是却去了张家,这是怎么回事儿,于是各方猜测全都出来了。

这张家要说以前,那确实是如日中天,让人向往,可是这自己从这张良千(张父)接手后,那名声是一落千丈,这个张良千没点实干,只会享乐,要不是有着先祖打下的牢固江山,这张家还不知道什么样了。

而子承父业,这个张月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务正业,可怜尹家还要跟他们家结亲,像现在张家又没权又没钱,这会试头名图的是什么,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那就是:这个会试头名想求娶张家女儿。

要说这个张家女儿是着实不错,不仅生的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要不是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还不知道可以觅得一个多么好的佳婿。

当然这些谣言齐懿还是不知道的,此时他正在张月笙的书房看书呢,虽然这个张月笙不爱读书,可是这收藏的书籍倒是不少,齐懿看得很开心。

而刚刚觉得事情已经解决了一半的张月笙此时也受气懿影响,看起了一些自己还比较感兴趣的书籍,只不过正在张月笙入迷的时候,就被外面的一阵吵嚷声将他从书中拉了回来。

一听这个声音,张月笙就知道,这是自家爹回来了,想到自家爹,张月笙就皱了皱眉,此时这个点儿,自家爹应该是在酒馆跟他的那群狐朋狗友喝酒,怎么现在居然在家里。

随即张月笙想了想,自家爹回来应该是听到齐兄来自己家了吧,看着此时已经如老僧入定一般聚精会神看书的齐懿,张月笙感慨,怪不得这兄弟可以考头名。

张月笙刚把书房门打开,就看见了自家爹那副笑的如菊花一般谄媚的脸,“笙儿,是不是这一次会试的头名正在里面呀?”

“对呀,齐兄,我爹想见见你。”张月笙朝着齐懿喊道,这自家爹既然跑到这里来了,定然是知道齐兄就在这里,如若自己拦着,他可是知道自家爹的脾气,那是今天府里不用安宁了,他也知道道自家爹是何种人,这有时候不如意居然使用娘们的招数,弄得他烦不胜烦。

齐懿听到张月笙叫他,此时才缓缓将书合上,看到张父,立马行礼,“张大人好,冒昧来到府上,给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齐公子想要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张某一定在此恭候大驾。”

那堆笑的脸让张月笙不禁捂脸,自家爹也太不要脸,看来外界说到不错,张府的底蕴和名声在自家爹手里要毁于一旦了,虽然他知道齐兄是一个好人,可是这自家爹这模样也太谄媚了,这人家才只是考了个会试头名,这要是到了大官,这自家爹岂不是得跪下舔鞋呀,实在是太小人行径了。

“不用,齐某就是一届布衣,不足为张大人挂齿,此次前来,只是为了感谢张公子对自己在考试时候的照顾,对此前来感谢一番,现在时候也不早了,就不再叨唠了,就次拜别,告辞。”说着齐懿又行了一个大礼。

此时张月笙也不想留齐懿,实在是自家爹在这里,还不定等会儿会干出什么丢人的事儿,于是张月笙赶紧带路送客出门。

正好在路上遇见了小团子就一起走了,在齐懿走的时候,张父还不住大喊,“齐公子以后常来呀,我家大门永远为你打开。”

看到这样的张父,张母和张月宴也明白了这齐懿为何如此匆忙赶着要走了,不过也不想说什么,转身就走了。

这边,张母和张月宴一同来到了张月笙的房间,准备来看看刚刚齐懿刚刚给他们带了什么礼物。

“人参。”张月宴惊呼出声,虽然人参张月宴并没有说没有见过,可是像这么大的自己还真的没有见过。

“娘,这颗人参应该有百年了吧,而且这颗人参根须也十分完整,看起来应该不下于千两银子。”张月宴问到。

张母点了点头,现在其实能看见人参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前些年,富人、权贵之间突然开始流行吃药膳,而这药膳又以人参做的人参鸡尤其最甚,于是这些年来,人参的数量是锐减,现在能在市场上看到的人参都是参龄只有十年左右的,像这种百年老参真的是有价无市呀。

“娘,我们要不要把这支人参送给舅舅呀,上一次那大夫就说舅舅的药就差一味百年老参为药引了,若是有了这一支,是不是舅舅就痊愈了?”张月笙提议道。

张母思考了一会儿后,点了点头,反正其他人也不知道这齐公子送来的东西是什么,这自己等会儿只要再准备一个贵重点儿的物件说是齐公子送来的,当然齐公子的人情是记住了的。

可是张母是想的好,却忘记了隔墙有耳这件事儿,薛魅看着张月笙母子几人偷偷的聚在一起,就想知道这母子几人在密谋些什么。

没想到居然被她听到了这种大事儿,于是薛魅赶紧跑去向张父报告去了,张良千一听这事儿,立马激动了,这有了百年老参不给他补补,而是去救那个病秧子,这可是亏本的买卖。

于是气势汹汹的就跑了过来,把人参给抢走了,即便张母在后面如何哀求也不肯,张月笙是目眦尽裂,自家舅舅并不是生来就是病的,而是他舅舅去南边做生意的时候,不适应那边的气候,生了一场大病后身子就亏损的厉害,现在只要感染一下风寒,就特别严重,大夫说只要有百年人参做药引,自家舅舅就可以痊愈了。

看到不可理喻的爹,和在一旁洋洋得意的薛姨娘,张月笙觉得这个家自己已经呆不下去了,想到自己这一事无成的样子,张月笙狠狠锤了一下自己,自己怎么就这么就这么窝囊。

看到哭得难受的母亲,张月宴实在是不忍心看到,随即她想到了什么,拉着自家娘说道:“娘,我们再去问问***,这人参是从哪儿来的,既然***能找来一根,可能***还能找来第二根。”

听到自家闺女这么一说,张母也觉着很有理,擦了擦眼泪准备去找小团子。张月笙虽然也听到了自家妹子的话,可是现在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他觉得自己无脸面对他人,他实在是太没用了,刚才自家爹在抢人参的时候,他被自家爹一瞪就不敢再阻拦了,他太没用了。

这边,张母和张月宴立马找到了小团子,小团子在听了之后立马就明白了,想着自己本来就是来京城卖人参的,卖给漂亮姐姐也不错。

于是两人就这样交易成功,看到到手的五千两银子还有一对玉镯,小团子觉着自己是不是拿的有点多,可是此时漂亮姐姐和张奶奶已经走远了,算了,去问问爹爹,是不是得收这么多。

这边,张母和张月宴拿到人参后,立马就跑到张月宴舅舅家去了。

张月宴的舅舅叫郑新,郑家是一个书香门第,郑新有两个哥哥,如今都在礼部任职,而郑新比较喜欢做生意,郑家也不阻止,只是没想到这郑新去南边做一次生意后,就变成了这样,家里的银钱倒是花了不少,可是都没见好。

这需要百年的人参才能好,可是现在的百年人参哪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因此这郑新的病就一直没好。

看到自家闺女送来了百年老参,郑母是激动的热泪盈眶,这自家小儿子是终于有救了,看到日益消瘦的小儿子,郑母是非常难受,这难道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嘛,郑母是整日以泪洗面,虽然郑新对生死之事儿看的开,可是他却不想看着自家娘为自己伤心难过,尤其自家娘年纪还这么大了。

看到百年老参,郑新也很高兴,这既然能活下来,自己干嘛要选择死呢,他才二十五岁,还没有娶妻生子,还没有侍奉他的老母亲,他还没有将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他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