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古言小说 > 公子竟是美娇娥 > 卷1:第25章退学全文阅读

卷1:第25章退学

热门推荐:

“在军事,谋略,武功,我不认为我差多少。”年毕甘说。

“哦~你觉得你差在哪里?”

年毕甘沉默了?差在哪里?“臣,不知。”

“哈哈哈哈哈……”皇上大笑。之后问:“你要不要去太学府?”

“?皇上要我做什么?”

“去了就知道了。”

“……”

利剑需要打磨石,而打磨石是霍赢。

霍赢的事情很快就传出来了。霍赢破天荒的请假几天之后,霍知义,霍知善就退学了!可以说是国子监第二次出现学子主动退学的现象,平常都是他们劝退学子的。

问原因。

答曰:二哥说的。

之后,霍知善的先生亲自到家跟霍赢说。之后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先生回来了,别人问起,他也不说。

然后很快,他们就知道霍赢的打算了,只是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霍赢得到皇上钦点才去的太学府,其他人却要考试的,一年有两次,一次冬天长假之后,初十开始到十四的考试,还有一次就是夏天长假(暑假)准备结束的时候八月二十到八月二十四。这是文考,武考则在九月份初一开始,时间比较长一共半个月。

不得不说,真会选时间,冷得彻底,热得冲天!

霍赢这个特例,还没有搞明白,第二个特例来了。

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年毕甘。

年毕甘也交给了宋羡这个少傅,皇上完全忘记了这位先生本身是给自己的儿子的。

宋羡沉默:又来一个!

霍赢可能是皇上一时兴起,那么年毕甘也来,这不得不让他多想。

年毕甘来太学府,很快被许多人知道。这其中对此想法多多人比比皆是。

年毕甘,二十四岁,正五品定远将军,少年有为,是被不喜欢霍赢的人定位心目之中的未来武将之才。他们认为,霍赢能够从三品云麾将军,是祖上积德,也就是霍奇的庇佑占多数。

其实这真的是偏见!年毕甘的家世也不低,只是因为不是将门,所以认定年毕甘比霍赢更有实力。

年毕甘年少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就现在还心存着一点这样子的心思,他的师傅辅国将军对此曾经告诫过他:没有真正接触到敌人,不要妄自下定论。

那时候他以为是对敌态度,后来才知道,未尝不是告诉他敌人敌手不只是大秦外,也可能是大秦内。

他和霍赢是对手吗?从某些关系来说,没有,他们没有交集。

但是现在有了,而师父的那句话也应验了。

没有遇见霍赢之前,他觉得自己足够优秀,但是昨天的比试,他输了!对于弟妹的管理,他输了!

因为那天的事情,所以当皇上让他来太学府的时候,他第二天就报道了,这一方面跟当初霍赢磨磨蹭蹭隔了三天,被宋羡带着来的完全不一样,由此完全博得了太学府先生的好感。

年毕甘在太学府的身份跟霍赢一样,就是旁听生。没办法,谁让这两个人都有军功,按照功勋,根本不用来这深造!

但是谁敢有异议?

这可是当今圣上的决定。

年毕甘来这里三天了,霍赢也请假请了十天了!所以年毕甘从上一次之后,还没有真正的见过霍赢。他心里面想:我认识霍赢,只怕霍赢未必认识我。

学府的教学,因为是高等教育,所以以跟先生论证为主,教育为辅。

上了几天,年毕甘一直觉得自己的学识不错,虽然他选择做武官,但是也没有落下其他。但是在那些学子辩论的时候,他有点跟不上。在短短的几天,得到很多的启发。

虽然没有见到霍赢,但是年毕甘的生活很充足。

宋羡看着乖乖的年毕甘,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想念跳脱的霍赢了,他在气氛总是那么与众不同。

也不知道,他做什么,需要请那么多天的假。

霍赢请假是跟皇上请的,皇上看见霍赢一大推的说辞之后,简单来讲就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家中无长辈,弟弟年幼无知,不知上进,特请假十日教训弟弟们,让他们成为国之栋梁。

皇上道:“只怕是想休假吧?”

总管大人王公公低头。

“罢了,寡人批准。”

十天的时间,霍赢在做什么。

第一天一大早把霍知善、霍知义拉起来晨练。

霍知善酸麻的腿还没好!叫苦不迭,但是最后霍赢手里拿着一把戒尺,没办法!忍着。

霍知义倒是没觉得什么。

两个人在那里跑步,跳跃。之后吃了早饭,一家子团团圆圆的,嗯,霍杏在女子学院,没有回来。

霍赢开口:“我想让知善、知义退学。”

寇氏碗放下:“做什么?”

周氏也奇怪,难道是昨天的事情?心下吃惊,暗暗地瞪了一眼霍知义。

霍知义不理会,问:“二哥,我们没错,干什么退学?”

“嘴里有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吞下去再说。”霍赢看见霍知义吧啦一大口饭,一边嚼,一边问,于是斥责道,然后说正事。

“国子监的先生比太学府的先生要圆滑,做事有失公允。”霍赢的话,让霍知善顿住,先生一直是读书人,或者不读书的平民百姓所敬仰的对象,因为他们有文化,懂得多,讲道理。但是霍赢刚刚说什么?国子监的先生做事有失公允。国子监的先生,那可是除了三师三公之外,最富盛名的先生集聚地。

“赢儿,但是那是国子监,知善好不容易考上去的。”寇氏开口。心下面对周氏不满,要不是霍知义,霍知善一定会在国子监好好的。

寇氏的不满,其实也跟周氏表态过几次,周氏也明白,于是开口:“知义惹事,他退学就是了,四哥儿就不用了。”

“不,两个一起退,是兄弟,哪里能不一起的。”霍赢开口。

“知善又没有做错什么!”寇氏开口。

“那么娘以为知善在国子监过得很好?”霍赢开口问。

寇氏沉默,心里面想:如果没有知义,一定会过得很好,但是她不敢这样子说。霍行舟这个女儿,寇氏下意识里面对她如同对她的夫君霍奇一样。

“你一定觉得没有知义,知善在国子监过得会很好,是不是?”

“没有!”寇氏看了一眼周氏,周氏桌底下抓了一下霍知义,让他不要冲动。但是周氏没有想到霍知义只是沉默的,不回答,这样子的霍知义,周氏反而不安。

------题外话------

今天把书名定了。

我想我以后的孩子,取名字还是要靠我老公了。

太太太太………

难为我那为数不多的脑细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