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古言小说 > 公子竟是美娇娥 > 卷1:第236章常府全文阅读

卷1:第236章常府

热门推荐:

皇上听到去这个,感叹了一声:“随她去吧。”

常府,从很久之前,就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其家族致力于各个朝代都有贡献,其中主要的贡献就在西北,也就是现在的凉州,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常惠(注1)就是他们先祖。之后常惠的子嗣在混乱的时代跟其他大儒一样,一部分迁移到了凉州,一部分到了江南。到达凉州的这部分,还曾经建立了国家,也就是西凉(注2),之后前朝统一中原,继而建立皇朝,西凉覆灭成为前朝一个州府。之后就是大秦,大秦除了汉国和镇南王的地域,继承了前朝的其他土地,也就有了凉州。

西凉国不复存在,常氏的这一支也没落了。

凉州常氏不在,江南常氏却在这些年越发壮大了,虽然在朝为官的不多,但是在边境的贡献很大,他们对外的交涉也是闻名于世的。

行舟去常府,邀请的应该就是昌邑(g yi ),常府的女婿,常老先生的得意门生。昌邑,字子常,凉州敦煌人,十四岁不远万里来到苏州求学于常老先生,之后新皇登基,在凉州做刺史做了十年,最后没有赴皇上的约定回京城做官,而是回到已故常老先生的故居生活。行舟去找昌邑,大概是想让昌邑跟他一起去解决凉州的问题,但是她能够说服吗?昌邑早就不想入官场了。

那么行舟现在在哪里?又做什么?

行舟快马到苏州,可没有劝说,而是把人绑了,然后就来到了凉州的附近。

“这里的景色,昌先生多少年没有见到了?”行舟问。

昌邑摇头:“就算如此,我也不想……”

“何必?现在凉州被大月族掌控,大秦这块要口被别人握在手里,你就不想想?”

“君子言而有信。”

“老头子好事没做多少,坏事倒是多。”行舟说。

“世上也就你敢那么说他了。”昌邑说,他和行舟口中的老头就是曹种。

“您心里也没有多尊敬他。”行舟说。

“这个你就想错了。”

“不是要告诉我你敬佩他吧?”行舟讥笑道。

“曹种为人处事,讲究结果,不论过程,这一点,我恨,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影响了整个大秦,就算今日依然影响着。”昌邑说。

昌邑,十四岁在苏州求学,三十岁回凉州,亲人仅剩姐妹两个。其他人全部死了,其中有曹种的手法,虽然不是曹种所杀,却因为曹种的决定而死。之前,曹种跟昌邑有交集,常老先生曾经让昌邑在曹种那里上过一段学,两个人算是师生,因为曹种独断让自己的家人死亡,昌邑怎么可能不生气,不怨恨。但是那个人也是他的先生,还是影响大秦的一个人,他也没办法,最后跟曹种定下了协议。具体情况,世人不知,反正昌邑就此成为凉州的刺史,并且一干就是十年。

行舟不理解当时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她还小,人还在京城,接触到昌邑和曹种的事情是昌邑辞任刺史之后回苏州的时候。

那个时候,昌邑四十,曹种九十,行舟十岁。如今曹种已经死了,昌邑也五十五了。

“当年,他跟你说,你一旦出了凉州就再也不回去,你就真的遵守这个约定?都十年了,你真的不打算落叶归根。”

“我孩子在苏州,苏州就是我家。”昌邑说。

“你知道我是霍赢,还知道皇上把我嫁给宋羡,你怎么知道的?”

“你想知道?”昌邑笑说。

“算了。”

“······你的母亲,是明慧。”昌邑突然说,然后期待着行舟回问下面的事情,但是,行舟明显不上套。

“果然不是什么好事情。”行舟说。

“你难道就不奇怪你亲生母亲的事情?”昌邑说。

“然后呢?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告诉我?”行舟问。

早几年不说,也不晚几年再说,每一个人的任何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一个意义。昌邑想要告诉我什么?

昌邑:“你聪明过人,不愧是那个姓氏的孩子。”

“姓氏?你要说的不会就是我亲生父亲吧?”行舟问。她很早就知道她的父亲不是霍奇,母亲也不是寇氏,但是却怎么也查不出自己的亲生父母。后来一直没有空,也就耽搁了,看来自己回去之后要查一查才行。

她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为了霍府在北地呆了那么些年,当自己羽翼渐丰的时候,没有查过吗?有,但是一切都是指引着着她往那个神秘的隐士世家去。最后,什么也没有查到,连二哥消失的那些年,也是值得她考究的。她问过必竹,这些年为何不回来。必竹没有回答,也是那时候,行舟就知道了,必竹未必是她这一边的。

如今从昌邑那里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叫明慧,不到一刻,行舟就在自己知道的事情里面找到了这个人的存在。

镇国公石磊的爱人,那个求而不得的女人叫明慧。明慧曾经在濠州跟随皇上和石磊在曹种门下学习,这是唯一的关系与消息。其他,关于明慧是谁?是哪一家的,性格样貌以其她跟他们之间的事情,就没有谁知道了。

明慧在二十一二年前就消失了,那个时候皇上还不是皇上,之后就是争位,那位女子就再也没有出现。石磊也娶了另一个人。假如明慧是他们的母亲,为什么后面,他们成了霍奇将军的孩子呢?

如今有一个人可以告诉自己答案的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如果是其他人,就会追究下去了,但是行舟向来想法与人不同,就在昌邑提起明慧的那一刻,行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她拒绝了继续知道这个选项。

昌邑也没有真的要说给行舟,真的要说,也不会等到今日。只是:“结束之后,要不要听?”

“愿闻其详。”行舟回答。

昌邑笑,如今五十多岁,头发乌青,一丝不苟的梳着,玉冠而束,眼神坚定道:“如此,我死而无憾了。”

“我想我不会让你去死的。战争我要赢,故事我也要听。”

“哈哈哈哈~愿你永远如此不被世间污浊,清澈永明,爱恨分明、聪慧永驻。”昌邑说。

------题外话------

注1:常惠,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人,在汉朝效忠于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是出色的外交家。这里说的也是他,但是关于他子嗣这一点就不是历史考究的。只是为了给常家他们一个显赫的家族。

注2:历史上有西凉这个国家,就在河西走廊那里,这里从汉朝就跟历史不一样了,所以这里的西凉国也不是历史的西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