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古言小说 > 公子竟是美娇娥 > 卷1:第217章疑惑全文阅读

卷1:第217章疑惑

热门推荐:

“嫂子还在家等你呢?我跟长白去,我们两个都不是个傻的,你放心就好。”霍知义开口,成家了,霍知善自觉回家。

“可以,要是晚回来,记得让小厮回府报告。”

“知道了。”兄弟两一来一往就决定了。

祝长白:你们没有问我需不需要。

还好祝长白已经习惯了两兄弟对自己的照顾。

李季来晚了半柱香(约莫十分钟)。

看见不只有祝长白,还有两个人。

“玉公子。这是霍知义这是他的小厮。”祝长白介绍。

“玉公子,你好,我是霍知义。”霍知义看对方比自己年长,礼貌的问好。

“玉清。你要跟我们一起去吃饭吗?”李季很随意介绍自己,确实如图祝长白说的很自来熟。

“嗯,长白住我家,我们一起回去的,不方便吗?”霍知善没听过玉清这个名字,真要说那就是太子字玉清。不过看眼前这个人,虽然衣着珍贵但是简单,没有刺绣,也不是传说之中倔傲不逊的人。

“这样子,那么哥哥我今日带你们去吃京城有名的小吃,在本太······爷爷的时候就有了,百年老店。保你们喜欢。”李季说。

走街串巷,他们来到了朱雀街西城的一个小店,是从大道进去之后平民住的地方,沿路有不少吃食的店。挂着旗子,卖什么的都有。馄炖,饺子,锅巴······

能找到这种地方的人,更让李季跟太子身份差之千里。

看李季没有恶意,三个人笑谈之间愣是在这里面呆了半个时辰。之后还约着逛了朱雀街,买很多镇纸、还有书,其中就有《战国策》还有一些游记小说。

这些最后是祝长白付钱的,因为李季很穷!

这是他自己说的。

但是就算这样子,也没有让霍知义和祝长白觉得李季贪他们便宜,因为除了吃饭,其他东西都没有自己的,还告诉他们很多闻所未闻的好书。两个人是在朱雀街到青龙路交接处分开的。

看三个人离开,李季双手放到脑后:“这两个人的才学高于同龄人。”特别是那个霍知义,在隐藏。

李季这个太子回来,自然轰动了京城,不过他本人不露面。皇上也随便他,太子聪慧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就是不管朝中事情。

对土改,皇后娘娘想参与,最后被自己的儿子警告,就真的不去了,而德妃因为娘家的事情跟皇上吹了耳边风,惹了皇上大怒,之后一个月再也没有去的她宫里。这件事情给其他人敲了警钟。

毕竟后宫对前朝的影响是几百年来最低。德妃这一说,差点把妃位都丢了。

皇后娘娘心下:果然是季儿,一说一个准。

土改有序的进行着,皇上还真的把文水三角划出六个县,再把从文水那里到达京城的沿路的两个大县,四个镇也给规划进去,一下子这个名叫做文州的地方就交接在三州之间,虽小,但是所有行政都一一存在,张毅成了那里最高长官文州刺史。

也就是这时候,很多不看好的,本身自己更胜任却应为害怕得罪贵族儿拒绝掉的同僚才发现,这是一个通往飞黄腾达的路。

大秦上中下州,每一州又分几个州府,像濠州就是处于中州,宜州往西的是下州,京城以北的几个城就是上州。在往北地时常沦陷打仗的称为北地、关外。

中州刺史是代天子出行监察中州行政的,中州有四个州,四个州想来比其他州都高一等,地方官,职位品级虽然低于京城,但是有实权,那就是土皇帝。

如今割据出一个文州,还那么接近京城,那就是属于中州。中州的文州刺史,就是一城之长,虽然也就五品,但是比京城五品侍郎什么的要好,要是做得好,调回京城那就是六部少卿。

张毅领命去三州交接各种公文和地界,并且张开布告,可谓轰轰烈烈。眼看着冬天还有一两个月,就在这两个月,张毅把文州一千两百亩良田,两千亩山地,两千五百亩贫地给测量出来,并且安排竞卖,房屋地契进行重新登记在册,这将是屋主的永久性土地,除非国家需要,屋主统一买卖并且到府衙登记方可转卖。而田地规划而是以三十亩良田,五十亩贫的单位进行总承包,之后是租给贫民还是请人做工。就由他们自行解决,为此文州第一批资金就有了,但是因为土改,所以特别下令往后两年的赋税,文州不需要交税,用卖土地的钱充当。

就是冲着免税,本身不满意的远富户想想买下自己原有土地的钱跟缴税的钱差不多,与其跟官府斗,还不如顺应时势。

农民呢?有地种,他们就满意,哪管这些。更何况免税,以后他们只需要向地主交粮抵税金,不用换了布匹再缴税,来回差价就省几斤粮食。这个在村民那里传说,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传说这些都人,自然就是张毅的计划。

张毅请人去各地说土改的好处,比如假装隔壁的隔壁的村的谁去另一个村说,面对都是农民的人,他们说的话,比他在城头宣传要好很多。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虽然也有争论,但是总体是好的。

山地种粮食很难,原来是谁开垦,基本只花三两银子,一亩就买回来了,也就没人说。其他深林,就留着做柴火,那种没有开的荒地,张毅寻思着就是谁开出来就是谁的,但是要登记造册,这需要一两银子做费用给官府测量出纳之类的,往后根据贫地的赋税交税。为了少一些争论也下了命令,五亩地需要留住半丈宽宽的小路。官道以其大道之类附近一丈不得占地为田等等条例。

·······

张毅忙了很久直到年末才回京,去了皇宫出来之后就去了天香楼。

“宫里事情多?”

张毅刚把虎狐裘披风挂在架子上,就听到里面的人道。看向站在窗口旁边的人,走近还有半丈,低头行礼:“张毅谢谢恩人提点。”

“你本身有那个实力,在京城,世家千丝万缕,你一个人要拼只能附庸其中一家,但是那样子很难出人头地。是你想的明白,知道形势。”那人说,带着纱帽,一身黑衣,声音喑哑,。

“张毅有才,但是不及您。”文水那里他是看中了,但是最后成为一个州,并且加上回京城的六百里(注1)周边也是文州的,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而这个人,好像早就预见了一样,跟他说可以跟这些地方的人宣传,还有从新注册人口,会同意的。

一切很顺利,那一路的几个百亩富户都同意新土地法,并且直接付了钱,把自己的地给买下,那里的平民很快就分发到地,答应明年收成就给租金。这种好事,张毅没有见过,他疑惑,但是太忙了,直到他考察的时候,发现那些人租地的百姓居然有三分之一的残疾人。能够造成这种大量残疾人的,只有战争。所以那些人是返乡的士兵!

------题外话------

注1:1公里=2里,六百里就是三百公里相当于石家庄到北京。这里是古代,人数还有土地的开垦肯定不多,所以也不知道合计五六千亩的地是不是少了还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