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悬疑小说 > 师爷请从良 > 第165章 百态全文阅读

第165章 百态

热门推荐:

长长的仪仗渐至西山,皇帝在百官的拥护下前往看城。

新晋良妃阮良玉随侍在侧,眼波流转间,分明有得意之色闪过,皇后不得皇帝欢喜,郑贵妃又惹了帝怒,此处出行,实在是她的大好机会。

良妃想到此处,不由得有些快意,后宫之中皇后有姬家为靠,郑贵妃有帝宠,郑国老也不是个良善的,她得罪不起这二人,平时总得伏低做小,来获取些许机会,可放眼宫中,地位高于她的数不胜数,便是同样不得帝心的,也好歹膝下有个儿子聊以慰籍,她身份低微,又无子傍身,若再得不到帝宠,后果堪忧。

现在不一样了!陛下近日颇为宠她,不仅升了她的位份,甚至许她前来猎场!胞弟自幼能文善武,平常只不过没有机遇,若此次能在猎场大放异彩,得陛下一声赞,阮家定能更上一层!

她的目光不着痕迹的落去胞弟阮良臣身上,隐含深意,阮良辰见了,回以一个明了的眼神,良妃收回视线,将兴奋压下,换上一副温婉的面孔。

郑王龙涣有些心神不宁,自然不是生了怯意,而是太过激动,就在今日!今日!他若成事,便是万万人之上,再无须瞧人脸色!

不!不是假若!是肯定!他一定会成功!

郑王将目光落去皇帝身上,一一扫过跟随在皇帝身后的大臣,内阁大臣、御史大夫、六部官员...郑王的视线顿了顿,平常与言阙走得极近的昌平王今日竟不在,他再仔细一扫,不止昌平王,他算得上眼熟的官员竟也有好几个不在,平常最热衷往猎场跑的好几个武将亦不在。

郑王皱眉,不知为何,兴奋得不能自已的心中竟有一丝不安,可转念想到先头与母妃、外祖父的安排来,他又觉得这份不安实属多余,郑王隐晦的清点了下自己的人马,又放下心来,那人的人马此时正在西山外,只待时机到来!

布围官策马而来,恭谨跪倒御前,围场已合!

皇帝当即驭马入场,搭弓射箭,犀利的箭羽射入仓皇逃窜的兽群中,一头鹿躲避不及被射了个对穿!

秋猎,开始了!

*

郑贵妃三更天便起了,她坐在榻前,静静听着似远似近的动静,隔着老远,她似乎听见了御膳房中'笃笃';的剁菜声,浣衣房'哗啦';的泼水声,乾元殿宫人轻轻的走路声,她看见百官聚集宫门前,皇帝盛装打扮了,乘着御辇去往宫门,与百官汇合,长长的仪仗队自宫门蔓延至京城门外,明黄的纛旗飘扬在京城熹微的晨光中。

挂在廊下的画眉鸟煞风景的尖叫一声,撞得笼子吱嘎吱嘎的响,有宫人小声低斥,取了笼子下来,提着匆匆的、小心翼翼的去了别处。

郑贵妃松了眉,瞧见金色晨光洒落窗台,大宫女秀枝走进来,瞧见她坐在榻上吓了一跳,见她衣衫单薄,忙取了衣衫替她穿戴,秀枝皱着眉,似乎心事重重,却又好言宽慰起她来。

"娘娘莫急,王爷得上苍庇佑,定无人可挡。"

秀枝说完,又似忌讳着什么,忙又住了口,只亲自端了热水来,替郑贵妃净了面,细细化上妆容,梳好发髻,张罗起早膳来。

郑贵妃用罢早膳,宫人来报,"娘娘,熹嫔、沈昭容来给您请安了。"

郑贵妃轻拭嘴角,淡淡应了声,"正好,本宫也该去给太后请安,她们既来了,正正好一起去。"

*

姬皇后有些心神不宁,昨儿夜里一场噩梦惊醒了她,醒来后虽忘了所梦之事,心悸之感却缠了她大半夜,一早林姑姑急急的要去请太医,姬皇后拦住了她,连早膳也未曾用,便带着林姑姑去了坤宁宫后殿小佛堂。

皇帝今日率百官西山秋猎,她是知道的,帝后貌合神离,多年来除祭祀庆典之类的须得同在外,其余场合二人少有一起,四时狩猎是压根不会去的。

况且,后宫美人无数,总得给人机会。

姬皇后笑了笑,接连诵了几遍心经过后,她稍稍平静了些,也有了心思去想这不吉的梦到底昭示着什么。

在她过去的大半辈子中,她是少有心神不宁的,唯有的几次中,无不是事关生死的大事,也因此,她坚信噩梦是个警示,提醒她须得做好万全准备。

当今天下太平,诸国无战事,再者说,便是哪个小国生了异心,打到京城来亦不会是现在,她的梦昭示的不该是这个,这离她太过遥远,那么,是宫内了?

皇帝对她再起杀心?

姬皇后还未深想已是摇了头,皇帝的性子她再了解不过,他不会在此时杀她,姬家尚未没落,太子地位稳固,她还未失去价值。

玉...是她做了什么事?

该不会的,姬皇后再摇头,她知道她别有用心,可她该是没本事做出什么捅破天的事来的。

是父亲?

不会,父亲近些年谨言慎行,饶是做了什么,也是为求姬氏安稳,不会反之惹来大祸。

与她最为扯不断的只姬家与她,都排除掉的话,还有什么能令上天预警呢?近来朝中也很平静...等等!姬皇后突地想起先头宫中的闲言来。

郑王往日素来稳重知礼,据说近来颇为浮躁,朝堂之上也不再敛其锋芒,郑贵妃虽无大智慧,郑国公可是个心机深沉的,他岂能容他胡来?

姬皇后想起宫人之间的嘴碎来,难不成郑王有了倚仗想一步登天?若真是如此...

"派人出宫去..."姬皇后刚想吩咐林姑姑,又想起自家父亲随皇帝去了西山,她沉默一会儿,道:"你亲自去探探,看各宫里可正常,尤其是...碧霄宫。"

林姑姑脸色凝重,应了声便去了,姬皇后闭眼,一字一句的念起经来。

但愿...所想有误。

姬皇后默默想道。

*

京城外城西大街与南大街之间有个鱼龙混杂之地,唤作'矛头巷';,矛头巷之名源于它形似矛头之故,矛头巷虽不算得什么好地段,以前也是人来人往热闹至极的,据说矛头巷没落下来,是因百年前一场瘟疫,当时瘟疫所发之处便是在此巷中,朝廷为绝瘟疫,将所有居住在此的百姓封锁巷中,以火烧之,整整二十户百余人,一个不留,自那以后,矛头巷便荒废下来,到得今日,无数无家可归之人,偷鸡摸狗之辈落户矛头巷,因其也算不得大奸大恶,朝廷自来不管,此处便越发无人敢近,却也给有心人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所谓有心人,孟无为首当其冲。

眼见着日头渐高,矛头巷里也热闹起来,隔壁要饭的阿四拖拉着外拐的腿,捧着破碗走出门去,顺便将新来的小家伙拉扯上一起,嚷嚷着教他如何做人。

他的邻居是个醉鬼,昨夜偷了大半坛酒喝了,醉死在门口,此时正是好梦正酣的时候,被他的嗓门吵醒,伸腿便将没有防备的他拐倒。

阿四尖叫着扑下地去,一张黑兮兮的脸扑进灰尘里,糊了眼,布满疤痕的脸皮在石砾上蹭过,直蹭掉一层皮来,黑乌乌的血糊了一地。

阿四的尖叫嘎然而止,他愣了一下,接着利索爬起来,外拐的腿也不拐了,尖叫一声便朝醉鬼扑去,扬起拳头狠砸醉鬼的脸,嘴里叽里呱啦的问候他祖宗。

阿四家对面长得牛高马大的寡妇抱着包瓜子坐在门槛上,亮着黑漆漆的牙边磕瓜子边笑,顺便朝她隔壁畏畏缩缩身娇体弱的白脸小子抛了个媚眼,换来白脸小子一个冷飕飕的飞镖,飞镖穿透了她手中包着瓜子的黄皮纸,瓜子哗啦啦落了满地。

旁边忽地窜出两条人影来,寡妇怒喝一声,扬手便打,却落了空,那两条人影利索的捞了把掺着尘土的瓜子,一扭身避开了她的手掌,笑嘻嘻的跑开了。

孟无为便是在这样的声音中,稳坐在缺了一条腿的板凳上与人说话,霸气的坐姿活像个指点江山的将军。

"玄甲军已经围山,不过那个人并未留人手帮郑王,他的五万人马有四万九分散埋伏在京城外,仅有一千人留在西山迷惑郑王,沈思说,两万昌平军已至,祁王部下两万人马离京城亦不过百里,麓山三万京畿守军昨夜已至西城门外埋伏,只等他入瓮捉鳖!孟哥,我们要怎么做?"

满是灰尘的屋子里,唯一干净的方桌前,一个青衣汉子双手撑在桌上,极为兴奋的道。

在他周围站着十来个年龄不一、身量不一却无一例外气息浑厚的男子,十来个男子齐刷刷的看着孟无为,等他说话。

孟无为摸摸下巴,自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纸来,小心翼翼的在桌上铺开,在男子们齐齐走近时,用手指着纸上某处道:"此处是乾元殿,此处是御书房,此处是太和殿,这三个地方最为要紧,也不知他们会在何处交锋,据说上次宫变龙旭便是直接穿着黄袍入了太和殿,许这次也是一样,为防万一,我们分成三拨分别潜入此三处,我去太和殿,若有万一,再暗号联络,若我赶不及,见到我那丫头请各位尽力将她带出。"

孟无为说到此处,起身极其郑重的行了个礼,他少见的正经着脸,亦少见的露着忧色。

见他如此,男子们纷纷道是,口中直道"必将竭尽全力"。

孟无为点点头,也不再矫情,按着原本规划过的路线再细细说了两遍,待众人都记下后,遂分成三拨,一一离去。

矛头巷里依旧热闹,骂声吵闹声不绝,灰尘拳头齐飞,乱得没人多看一眼。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