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三界仙妃 > 第三百四十二章 莫名的圣旨全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二章 莫名的圣旨

热门推荐:

如果皇甫仁直截了当的拒绝君王堡的使者,那么确实风险太大了,反而是钱大兴的主意比较好。

躺在床上装病人,即使君王堡知道自己装病,他们要忙着对付上官鹰,不好过多的树敌,拿皇甫仁也就无计可施。

返回了王府之后,皇甫仁直接躺进了卧室的床榻上,开始装病。

皇甫浩洋和钱大兴,来到了客厅,在客厅里,遇到了高阳锦。

在君王堡,高阳锦一直在宰相府里,充当着甘雨彤的得力助手,他作为财政大臣,选择开源节流,一定程度缓解了君王堡国库的亏空问题,但是由于整个龙运王朝已经呈现出了日薄西山的态势,国库已经成为了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在这种情况下,高阳锦做出的一切努力,也都显得徒劳无功。

这一次,甘雨彤总算是说动了皇上向阡陌城下圣旨,她需要一个优秀的使者出访阡陌城。

一开始的时候,郭崇文,迦南师太等人,都推选一些能言善辩的老臣,但是甘雨彤却选择了高阳锦。这多多少少是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因为高阳锦不但不善言辞,而且极度缺乏出使的经验。

如今君王堡面临着上官鹰叛军的威胁,甘雨彤却选择了让高阳锦做使者,郭崇文等人都十分不解。

甘雨彤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有理由的,因为阡陌城的世子是皇甫浩洋。

去年皇甫浩洋进入君王堡,为皇上庆祝六十大寿的时候,由于年轻气盛,桀骜不驯,惹恼了皇上,被皇上下令斩首,是甘雨彤劝说皇上,救下了皇甫浩洋,皇甫浩洋自然对甘雨彤感恩戴德。

当时高阳锦一直都在甘雨彤的身边,高阳锦和皇甫浩洋都是贵族出身,两人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甘雨彤被乾坤夺命蝎蛰伤,皇甫浩洋亲眼目睹高阳锦舍命救甘雨彤,对高阳锦敬佩不已。

当初皇甫浩洋离开君王堡的时候,还和高阳锦互相交换了礼物,依依惜别,即使皇甫浩洋离开君王堡之后,两人还一直都还一直利用信鸽,保持着书信的联系。

甘雨彤认为,如果由高阳锦出使阡陌城的话,他们可以借用高阳锦和皇甫浩洋的友谊,说服阡陌城出兵勤王,援助君王堡的。

高阳锦只带了两个侍卫,一路南下,走了约莫半个月,才终于抵达了阡陌城。

“阳锦,好久不见,你一路远来辛苦!”

在客厅里,一看到高阳锦,皇甫浩洋就立刻上前,热情的寒暄。

“给咱们的财务大臣,君王堡的使者上茶,要最好的岭南铁观音。”皇甫浩洋吩咐。

不一会儿,茶水上桌了。皇甫浩洋说道:“听闻阳锦兄,在君王堡,帮助朝廷搭理国库,有声有色啊!”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财务大臣罢了,说白了,就是在宰相府里,给雨彤打下手。”高阳锦说道,“你是知道的,我一刻也不愿意离开雨彤,我们财务大臣办公,也是在宰相府里,我们的书房都是挨着的。”

“能够每天跟着雨彤这样的女中豪杰,还可以执掌君王堡的财务大权,阳锦兄,你可真是春风得意啊,小弟望尘莫及,甘拜下风。这财务大臣,以前可是国舅爷上官鹰的职位,如今轮到了阳锦兄来做,正是你发挥自己才能的好机会。”皇甫浩洋端起眼前的茶杯,一饮而尽。

高阳锦见皇甫浩洋,提起了上官鹰,他拿起了手中的圣旨,说道:“浩洋兄,其实这一次我来到阡陌城,也是奉了皇上和宰相府的意思。最近,想必阡陌城也已经听说了,就在你们的西北方向,这南皇堡王爷上官鹰,已经开始聚集大军,开始造反了。各地的诸侯王,已经陆续抵达了君王堡,准备为了皇上,浴血奋战。甘雨彤和皇上都认为,你们南皇堡,是稳定天下局势,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钱大兴和皇甫浩洋都对望一眼,相视而笑,正跟他们预测的那样,君王堡在这个节骨眼上,派出使者来到了阡陌城,果然是来找救兵的。

“阳锦兄,过了野人河,你也看到了我们这穷乡僻壤,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物资啊!我们人烟稀少,资源也匮乏,况且我们这里的士兵,都是一些山民,这要是真的到了北方,肯定是水土不服。君王堡想要我们阡陌城出兵,我们是无能为力啊!”皇甫浩洋说道。

高阳锦意味深长的看着皇甫浩洋,淡然一笑,说道:“浩洋兄,你以为圣旨是要你们北上勤王?呵呵!你们想多了,目今南皇堡的上官鹰,的确是来势汹汹,但是在甘雨彤的运筹帷幄之下,上官鹰的那些乱臣贼子,又能蹦跶多久呢?面对叛军,君王堡稳操胜券,根本不需要阡陌城的大军,你们阡陌城,还是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也就是了。”

这让皇甫浩洋和钱大兴都觉得十分不解,按道理来说,阡陌城几十年没来过君王堡的使者了,偏偏在上官鹰造反的时候,有使者来到了阡陌城,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君王堡这一次都是来要求阡陌城发兵勤王的,但是,高阳锦却说圣旨上不会要求阡陌城发兵。

现在无论是钱大兴还是皇甫浩洋的目光,都落在了圣旨上,这圣旨里面,到底写了一些什么呢?

“阳锦兄,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圣旨的具体内容?”皇甫浩洋说道。

“浩洋兄,这个我可就做不到了,要知道,阡陌城虽然山高皇帝远,但是毕竟还是君王堡的臣子,这皇上发的圣旨,是给咱们阡陌城王爷的,没见到阡陌城王爷,我可不敢把这圣旨的内容,泄露出去。再者说了,能说的,我都已经说了。”高阳锦起身说道,“王爷在哪里?我作为君王堡的使者,为什么王爷迟迟不肯来见我呢?我虽然是小辈,可是毕竟是皇上的使者啊!”

钱大兴歉然道:“我们王爷前一段时间,偶感风寒,这身体十分的不适,至今卧床不起。”

高阳锦笑道:“我知道王爷的病因,一定是因为这圣旨,麻烦你们告诉王爷,君王堡绝对不会让他出兵的,放心大胆的接下圣旨,也就是了。”

钱大兴和皇甫浩洋,都没有料到,看上去拙於言词的高阳锦,居然一下子就看穿了王爷是在装病,可是既然已经装病了,即使高阳锦看破,这戏也还得厚着脸皮演下去。

“呵呵!阳锦兄,你可真会开玩笑啊,我父王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这卧床不起,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我们也是找遍了良医,但是都治不好他的病,我们也头疼的很啊。我父王实在是无法见客,不如就让我来代替我的父王接下圣旨。”皇甫浩洋说道。

钱大兴附和道:“是啊,浩洋是我们阡陌城的世子,代替王爷接下圣旨,也没什么不妥的。”

“你们敢接,我这个使者却不敢轻易下旨啊!我也是铁骑城的世子,我父王就从来不让我越权,尤其是在面对君王堡使者的时候。”

看到高阳锦十分坚持,皇甫浩洋无奈,只好带着高阳锦,穿过了庭院,来到了皇甫仁的卧室,钱大兴忧心忡忡的跟在后面。

皇甫仁躺在床上,紧闭双眼,高阳锦瞅了瞅,皇甫浩洋尴尬的说道:“我父王偶感风寒,身体不适。”

“偶感风寒还能出一额头的汗,真是少见了。我在甘雨彤的教诲之下,也学会了一些医术,我来给皇甫仁诊治。”高阳锦说罢就要给皇甫仁把脉。

皇甫浩洋唯恐露馅,赶忙拦住了,说道:“不必了,其实呢,我父王的病情,也已经缓解了许多。”

“甘雨彤的医术,全都是传承于神医华佗和董奉,治疗小小的风寒,是十分简单的。”高阳锦说道。

这个时候,躺在床上的皇甫仁,已经十分不耐烦了,他坐起身来,说道:“高阳锦,你有圣旨是吗?但念无妨。”

“圣旨降临,王爷理应下跪迎接。”高阳锦说道。

皇甫仁十分生气,愠怒道:“你老子高冲在我面前,尚且不敢撒野,你拿着一个圣旨,居然敢对本王发号施令了?”

高阳锦微微一笑,说道:“见圣旨必须下跪,这可是历朝历代的规矩啊,王爷如此藐视君王堡的话,是不是和上官鹰一样,意图谋反?”

皇甫仁愠怒道:“你居然敢污蔑本王谋反?当年本王在诸王之乱当中,平叛有功,勇冠三军,那个时候皇上猜忌我,身边也有一些卑鄙小人,污蔑我造反。如今上官鹰要造反,君王堡镇不住场面了,找本王要救兵,你居然还敢污蔑本王造反。我说你小子的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皇甫浩洋轻声说道:“父王,根据高阳锦的意思,这皇上来圣旨,没有要我们派兵勤王的意思。”

这个消息对于皇甫仁来说,十分的意外,因为他被流放到江南数十年,好不容易发展到今天,有了几十万的军队,他一直都期待着扬眉吐气的机会。

如今天下即将大乱,君王堡进退失据,皇上惶惶不可度日的时候,派来了使者,按照常理,使者肯定是来要救兵的。终于轮到皇上求他的一天了,皇甫仁十分得意,没想到他居然猜错了。

皇甫仁皱起了眉头,说道:“君王堡不是来要救兵的?那是为何要派使者来这里呢?”

“阡陌城王爷皇甫仁接旨!”

皇甫仁实在是猜不透君王堡到底想干什么,只好乖乖跪下来接旨,钱大兴,皇甫浩洋也齐齐下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目今帝国风云变幻,上官鹰虎视眈眈,鹰扬狼顾,意图谋反,朕念及阡陌城王爷皇甫仁,躬耕南境数十载,经营一方水土,实属不易,不忍战火波及阡陌城封地,特命皇甫仁,坚守阵地,保护一方安宁,不得北上勤王。钦此!”

皇甫仁强忍怒气,说道:“臣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