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凤绝天下:妖女别来无恙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京畿始乱 青帝之危全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京畿始乱 青帝之危

热门推荐:

第二日晌午,街头巷尾全是俞昌书信内容,大多是与术荣国一些出卖蜀国边境军防部署的信件,这些信非油印,而是手抄。所用乃蜀国最低廉的黄麻纸,墨更稀松平常,让人无处可查。

同时俞昌大将军死于扭柏崖的消息传遍京畿,各路人马表现不尽相同。

才由俞昌带去京畿戍营的那一万士兵,无不表现出诧异和惶恐,对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感到担忧。

朝野上因为是下了早朝才得到消息,各个郑营之间都是快马加鞭与同意党派交流此消息的看法,以及这个时候出现在俞昌府邸是否合适。

有些王城里的商户以为凭借俞昌在朝中的势力,此次祭奠的材料定会供不应求大赚一笔,街头却传来俞昌是卖国贼的传言,让高兴了一刻的商户,大失所望。

烟花柳巷里最是热闹,姑娘们纷纷全责客人:莫惜千金好,不如度良宵。

只有柳怀言忙于接收各地调来的三万大军,安排训导和依照计划安营驻扎,对俞昌突然死亡之事,还没有向他禀告。

将军府的夏主母在门口不管前来吊唁之人的劝解,一个人嚎啕大哭,说自己本就拒绝了将军带自己去崖边吹寒风,自己更本经受不住。却耐不住将军昨夜的劝说,说为了完成新婚之时的许诺,这些年苦守边境和战争而怠慢了自己的愧疚之心。

倒是二夫人阚清子很冷静,脸上虽然挂泪,却只是默默流下,静然无声。她一身缟素跪在已经整理好遗容,装殓尸身的大木棺前,往火盆里添纸钱。元宝和钱币投入火中,清子觉得这火有些太过烫手。

老管家周到接待着前来祭奠的一些各怀鬼胎的文武官员,俞昌的灵堂除了门口的夏主母,也有一些老臣掉了几滴眼泪,索取与俞昌大将军的旧情与往事。

说给谁听?当然是自己身后的下属和一些同僚。

俞子将的马车在街上行进,因为马车上大大的俞昌府标志,太过招摇,故而一进王城就被满腔义愤的学子扔了几只臭鱼和烂菜。

这些学子本来是将烂的蔬菜瓜果带到俞昌将军府去,可那里如今有重兵把手,青帝下了旨意: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所有学子和居民不得接近玄武南街。

于是学子们带着菜叶仍在俞昌的一些产业外面,让一些平日打着大将军俞昌旗号做生意的掌柜们不胜其扰。

经验老道的掌柜,一面派聪明干练跑堂的堂倌站在档口两边,拦住那些捣乱的学子,一面亲自给每日按时来的老主顾道歉。

有豁达的老主顾无奈一笑,一声叹息说:“那今日就给我安排顶楼上吧,今日菜的火候一定是最好的。王城恐有乱子咯,不晓得还能来于掌柜你这几次咯。”

有嘴欠的财主则讽刺两句想靠着俞昌大将军产业耍威风和求庇护的掌柜:“本来想靠着雀吃肉,没想到被雀啄了眼睛丢了肉。”

掌柜只能弯下腰来回答:“是是是!您请顶楼上坐,安排最雅致的别云间给您。今日给您酒菜打折,包您满意!爷,今日弄曲儿的角儿还要请吗?”

“请啊,为什么不请?”

“要得,您上楼稍等。”

俞子将的马车因为冬日窗帘厚实,有两层,且都密封德很好,厢里倒没有被扔进肮脏之物。只是隔一会儿会有几声重物敲击车厢的声音,车顶上也留下些鸡蛋和烂菜,因为是冬日,气味也并未很快传入俞子将的鼻息来。

俞子将微闭着自己狭长的单眼皮丹凤眼,粗糙又纤细的手指,在自然的敲打自己座下的木凳,地下是存物箱的空箱里面发出大声的共鸣。

节奏缓慢而平和,倒向是一个独自在旷野里走路闲散人的脚步声。

这几年在西南边境,俞子将皮肤嗮成均匀的灰黑,因为那处山高风大,他嘴唇皲裂了些口子,脸上有些风霜和沧桑,竟然不像十七八岁年纪的少年,倒像三十而立的青年人。

马车上还有一位手拿长剑的侍从,皮肤稍微白一点,小圆脸,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唇的少年。是俞昌十多年前从府中挑选给俞子将的书童,书童比俞子将小个二三岁,刚过了十五,名字叫三立。

还未进城,俞子将就已经在官道上里王城最近的短亭里,听路人说起闻俞昌突然逝世的消息。

自己父亲突然逝世,他如常人一半觉得诧异,一半又担忧母亲清子和大夫人悲伤不能自已,这丧事如何操办?又想到自己只住了一天的将军府有一位老管家是很妥帖,应该能应付如常。

会不会因为父亲俞大将军之死,自己原本该官场亨通顺遂之事并没有记挂在心上。而是低头看了一眼自己一身白衣黑带,碰巧没有犯忌讳。

“公子,老爷这突然走了,他的将军之位,若依照前朝制度由您承接,可青帝上月才修改了世·袭制度,这大将军之位我们还得经过各种考核。”

“无妨,这些年我在东南边陲李大将军手下历练了几场,军中事务也能轻松应对。再说我现在资历和年纪实在太小,这大将军之位,我如何能承担得起?蜀国已经内忧外患了十多年,再如此不分军功资历,尊卑长幼,蜀国不久便会颓然祸至。如此重任,还是让给贤能的长者吧。”

“大将军之前把您送最严厉的李家军里历练,看来已经是未雨绸缪了啊。公子您英勇无双,剑法卓绝,那大将军之位我看呐,早晚是您囊中之物。”

“父亲走得太突然了,李将军对他的成见会放下了罢。当年李将军收留我,最初把我当个牵制父亲的人质,后来竟也倾囊相授。如今,让我带着西南边陲的九千大部队还朝。”

“和您父亲一万大军的部队一样,如今我们带回的队伍也交接给了柳都统。我记得您以前特别爱提起这位柳怀言大师兄,说他剑法清逸,为人温和。方才在城外交接兵权时,那都统就是您大师兄,为何不与他立马相认,将来也好有个依靠,听各路进京畿的营长说,这位柳都统如今可是陛下面前最信任之人。”

“所以啊,三立,我们就更不能相认了。大师兄现即是陛下最信任之人,以我现在的身份,只会给他添麻烦。”

“公子为何这样讲?”

“今日你去取水时我还听到一些别的消息。”

“我取完水就上了俞府派来接我们的马车啊。”

“你早晚会知道的。”

“公子,这城中的学子为何会到处扔臭鸡蛋啊,我下去捉拿一人问问情况。”

俞子将一把拉住三立。

“别去,我知道原因。子不言父之过,他欠蜀国黎民百姓的,我俞子将粉身碎骨也要还给天下。”

“公子,那我们加快速度,赶回将军府吧。”

“丧事三日后,你替我送两封拜帖,一封给我师父青冧门张先影将军,一封给如今的御史大夫俞万里。

“那御史大夫俞万里的父亲俞志阳,上个月也仙逝了,凭老爷和他父亲之前的关系,恐怕回将军府时,可能会遇到他正来吊唁吧。”

“如今街上已经全是油纸,俞万里断然不会此时前来,你问问马夫,离玄武南街还有多远?”

三立伸出头正要问赶车的中年马夫,这时马车已经停下。

虽然也是一处平坦开阔之地,但眼前的高大建筑并不是俞府。

“三立,是怎么了?”

“公子,这不是俞府。”

俞子将快速转出马车,定睛一看那门匾上的大字,脸上百味陈杂。

只见那朱黑得牌匾上赫然写着:青冧门。

城外,凉月寺。

俞昌突然逝世的消息,已经让纪冷霜扶头百思不得其解两个时辰。

她手上的念珠转得飞快,有时一粒,有时三粒的乱转。

——俞昌这样轻松的死去,夫君的清白如何证明?恐怕昭雪无日了罢。

——是自己露算了俞昌的哪些仇家而被人捷足先登,先杀了俞昌复仇?

——他们杀人的手段倒不像复仇的仇家,那样要先折磨再动手。如此干脆,倒像杀了拦路的棋子。

——究竟是谁,自己监视得如此密不透风的将军府,会被人偷偷带了俞昌出来,还被轻松杀死?

——阚清子是什么时候与俞昌决裂的,还是那位跟自己一样心思深沉的夏芜梨,还是老管家周成棠多年韬光养晦?

——是了,是五年前进府的那两个书生模样家丁,还是三年前进去的女花匠?

俞昌的死并没有带给筹划了十多年杀死俞昌的纪冷霜高兴,而是带给她无尽的谜团。

“姑母,今日您还未按时用早膳。”培风在一旁说。

纪冷霜没有说话,沉湎与这团乱麻之中的细枝末节。

“您总教导我们,再大的仇恨,若是没有好身体做底子,撑不到仇家死的那天若自己先去了,才是最大的遗憾。”图南在旁帮腔,劝纪冷霜用餐。

纪冷霜突然咳了一声,这声咳嗽将她自己从线团里暂时抽身。

“罢了,如今此部计划落空,进行第三个大计划吧。”

图南和培风敬亭姑母纪冷霜的安排。

“也算是天助我也,以前总想着禁宫里不好进,如今也算是犹如无人之境了。”

“姑父的冤死,成帝的责任最大。成帝已死,那这个仇就落在他身上报了罢。当年若不是我们回到祖父家避暑,恐怕也会跟父母一样,被烧死在将军府了罢。”图南怒不可遏的说。

“但如今御座上的他也算是位好帝王,改旧制而兴科举,除懒政而勤考察。”培风有些不忍的说道。

纪冷霜笑了一下:“成帝早年也是如此,到了中年老年以后呢?失察失德,耽于骑马打猎。”

“哎。”培风轻轻的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