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凤绝天下:妖女别来无恙 > 第一百零七章 清子提醒 子将回家全文阅读

第一百零七章 清子提醒 子将回家

热门推荐:

“禀告将军,宫里传来消息,青帝除了将禁军统领一职交给张先影的首徒,还将从西北,西南军营各调遣九千大军回王城做特殊军事训练。”

“那东南驻守的大军呢?调遣几千?”

“回将军,东南只需调回五千,东边三千。”

“东南李家军六万大军只调回五千,东边张猛三万却调回三千。那这二万六的大军交于何人手上?”

“柳怀言。”

“青帝这是要?”俞鬽站起来说:“以军事训练名义重新安排朝野格局啊。”

“说是只训练三月便会将各军拨回原属军队。”报信的参军继续说京州的消息。

“三月?”俞鬽笑道。“恐怕这批大军是一去不还咯。”

大将军俞昌依旧稳如泰山,接收完消息便在脑中搜索这张先影的首徒柳怀言。

——这个后生自己平生居然不曾见过,自己府门暗影说此人平素不爱交际,虽校场多次夺魁,却并未被安冧帝重视。

——现在看来,冧帝是一直有意将此人深藏,作为最好的一颗棋子。恐怕冧帝并不是如成帝那般无能,何况早些年成帝也是戎马一生,才智过人。这冧帝李上缮用正青壮年时的退位,引自己弟弟李千山上位,恐怕用意颇深,走不羁之略。

那他带着林沾云到底是半隐山林,还是在背后出谋划策?李家这两兄弟虽然不同母,但两位皇后可是同父同母,感情极深。俞昌简直不敢再细想下去冧帝退位玩的什么把戏,还好自己这些年并未暴露太多,就担心冧帝是老虎装猫。所以一直暗中扶植自己的势力,不停扩充军队,如今自己已经养了超过明面上五万五的大军,背后还有六万。这十二万的大军,自己都没轻举妄动,就等明年跟术荣国一起联手作战。

八九年前在柳怀言刚展薪头之时,俞昌正要出关镇守西北边境。

俞府所养暗影的一句话让当时的俞昌心里生出一丝异常。

“这柳怀言是张先正的公子,后来张先正离开京州,将自己长子交给其弟张先影养着。后来又说这个孩子命令缺水命很硬,恐怕会克张夫人,便取了个柔和的柳姓。”

俞昌在路程中便继续派人去查朱雀东街的医馆,当时替张先正夫人安胎的大夫。

结果传回另外的消息——那暗影趁俞昌离开府邸,凭借俞昌多年信任,俞家主母夏芜梨又是个只知道读书习字的骄小姐,那暗影偷盗了自己俞府运输在偏房还未来得及入库的七百两黄金,逍遥去了。

此事也并未了断。

俞昌继续派人去查那家医馆,那医馆在张先正夫人生下龙凤胎之后,得到很大一笔赏银,也回到蜀东景州的一处悬崖美地,隐居去了。

此事这才断了。

俞满仓的尸体被一群小将抬了出去。

俞昌先把俞满仓死后的七个营,分发给剩下的三个将领。然后让将领们先去给自己各营下达新的军事纪律,从此严格练军。

“昊天,再命人去查当年张先正夫人生产时,除了朱雀东街那家医馆,有没有跟其他医馆里的大夫和稳婆接触过,知道当时的情况。”再命自己最信任的俞昊天重查柳怀言的出身。

——因为俞昌知道,刘平冈的孩子若没死,也该有这么大了。

“慢着,你先别自己一个人回京州,不怕一万,就怕这万中之一的概率。柳怀言此人我们是一点都不熟悉,趁着此次军事练兵,我上书给青帝让他允许我亲自带一万军队回去。一来探探这青帝的用心,二来彻底弄清楚这柳怀言的底细,三来我已离开将近十年,京州消息虽未断过,恐怕格局也变了些,担心有人在此中未说真话。”

“是。”

“昊天,你就留在西北,提防军中再生变故,督促军中操练之事。那条线路,暂时别忙再往前铺垫。”

“是。”

“将军,二夫人求见”

两个丫鬟将俞昌厚帐掀开,从后面走进去一位全身锦缎,袖口与领口都是白裘,身上披着翠羽所做的披风的美妇人,模样虽然生得不甚标致,但气质十分柔和。

“天这么冷,清儿你怎么从营帐里出来了,为夫再晚些商议完军事便回去。晚间吃食你吩咐她们去做,天现在冷了,你别再亲自上手。”不见方才的怒气与愁思,俞昌拉着自己的表妹阚清子说道。

“天还不是很冷,自己做的放心。我还记得四十年多前,我也是这样在山这边和奶奶等着你回家吃饭。那时你为了多背些私塾里的书,比其他孩子都晚一两个时辰才回。你还未归家,方夫子就已经把你是神通的消息传遍了方百沟。说你对出了“烟锁池塘柳,榴销池塘烟”那样绝妙工整的对子。说什么金木水火土五行和意境都美得不可思议。是他从教这些年来,最有灵气的学生。

“你居然还记得我年少的琐事。”

“怎么能忘呢?”

“当时我们在方白沟那样穷乡僻壤的地方。祖父因为经常担着很重的担担面去沟里卖,所以变成了个驼背。有一年冬天生意不好,人家跟他说旁边的会龙镇有一批高官带了很多人过来伐木,正缺这样的小食来晚间填肚子。他就天不见亮时独自一人挑着食材出发了,祖母和爹没有等到爷爷回来的消息,却等到了他被人用扁担打死在林场的消息。我父母因为替爷爷申冤,被县丞关进大牢,后无钱银送给丞在大牢活活饿死。”

“那时你九岁。”

“我和祖母从大牢把父母的尸体拉出来,他们的身上爬满虱子,瘦骨嶙峋的皮肉里还有虱子的头在里面,母亲的嘴里塞着一只臭虫,父亲的嘴里有两只臭虫的腿。哪怕四十年过去了,我真的忘不掉我父母惨死的画面。”

“我知道,你天天疯狂的在清水河里洗澡,你说身上有虱子。”

“祖母跟我说,“昌儿,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我们家不会就此断了命路,你从此就安心读书,父母和爷爷的愁晚报十年也不怕。于是我拼命读书,我知道读书时唯一的出路,能让我逃开这穷乱之地。”

“可你哪怕中举以后也并不顺利,被人陷害,被流放到边疆。还好遇到海大人赏识你的才能,让你从流放之身,慢慢做了队长,营长,做了抚军。你自己凭借才能一路又升参军,将军,最后成为大将军。”

“清儿,其实我那几年升得一点都不顺利。和一群不知书礼的壮汉在一起,有人镜中读书人,也有人瞧不起,经常被同僚打压。同僚若是行伍出身还好,有些同僚一无所长,就凭着是亲王贵胄之后,怨我抢了风头,处处让我掉进陷阱。那时我没有办法,只能处处避开锋芒,只能暗地里等待更好的时机往上爬,那样我才能决定别人的命运。”

“你胜仗归来,被封为将军的第一件事,是找到了当年杀死外祖父的那位没落官家弟子,将他施加杖行,等他屁股上的肉结痂,然后拉出来继续打,直到他趁着守卫不备,自己撞死。然后那位县丞带着一万黄金来求你,你收下了黄金,以他行贿的名义,将他全家发配到这灵州边境守荒。可他们全家二十一口终究没有走出青州,就被人毒死在半路。”

“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方夫子给我念过一本【忘丘】,说人有神的灵性,魔的业障,所以人很复杂。当年我中举后,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有一番大作为,理清这乱世,结果却被人陷害流放。若不是我懂得了断尾求生,恐怕你和祖母连我的尸骨都看不见。”

阚清子紧紧的握着俞昌的手。

“所以,文昌哥哥,我来是求你就停在这里。这些年我知道你的筹谋和打算,九王爷已死了七年,没人再知道是你动手杀了建安世子。你当年的筹谋不就是担心被九王爷发现吗?如今你可以实现当时的初心,辅佐识明智审的青帝娶建立一个清明的天下。”

“可是清儿,我已经不能停下了。内有俞家军太多知情,外有术荣国与我二十多年的往来。一旦我投靠青帝,就凭术荣国手上与我的往来,足以致我五马分尸。”

“趁着银箭并未张弓,现在收手,将兵权慢慢稀释还给青帝,一切都来得及。”

“来不及了,退路在我很久前就全部斩断了。”俞昌擦去清子的眼泪。

“对了,我要带你回京州了,子将也会回去。你们母子可以团聚了。”

“那……”

“清儿,不要再提了,也许等我爬到最高的地方,我就能还给世人一片清明了。”

那位建安世子是九王爷娶了三位妃嫔,在四十五岁才得得唯一一位继承人。在世子二十一岁时,来恭贺俞昌顺利成为将军。他醉酒后闯入后院,强·奸了当时并未出阁的阚清子。清子偷偷将醉酒的世子绑起来,正要换掉一身血污的衣衫,被来找世子的俞昌看见。

宾客都走后,世子已经醒酒,发现自己被绑,还塞着灰布,顿时怒火中烧。

俞昌问他几时取清子过门?

世子破口大骂,说俞昌不过是俞志阳的一条走狗,哪里高攀得上自己的王府。还说是清子主动勾·引自己,这种烟花败柳还不配进入王府的柴房做丫头。

过了半月,建安世子的尸体出现在京州烟花柳巷里最出门的那家红楼旁的枯井里。

九个半月以后,清子产下俞子将。

清子闻了闻俞昌的手,往自己帐里走。

“灵儿,小喜,我们要回京州了。那果干六个一盒,蟠桃一个一盒。才做好的那间红锦裙仔细装好,别挂了丝。”

“二夫人,主母哪一回不是将您的东西仍在那毕落的沟渠,您还回回回京州都给她带玉食锦衣回去。凭借您一直在大将军面前得到的宠爱,为何不直接将她驱逐出将军府?”

“灵儿啊,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的,这点你恐怕不太明白。人生三起三落都不到老,咱们家现在只是一时乘风得意”

“夫人啊,都二三十年了,将军府恐怕会繁荣昌盛一辈子呢。”

“灵儿,千万不要趁势欺人,没有好报的。”阚清子转身去收拾行李,轻轻的对侍女说。

并已经打算好,回到京州以后,灵儿恐怕不能再跟着自己。让巧月给她支一百两银子,然后让她回家吧。

蜀国京州,玄武南街,俞将军府。

“主母,西北传回消息,五日后将军将回到京州,还有子将少爷也将回家。”

那主母穿着淡墨色的棉衣,坐在冰凉的白玉凳子,眼皮都没有抬一下,继续悠然的翻着自己的书。

下人退出有些荒凉的毕落小院后,她看着书上的“杀”字,浅浅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