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古言小说 > 君门深九重 >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赵氏全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赵氏

热门推荐:

“哎呦!那匹马可烈呢!”

“啊!”

“救人!救人!快!”

卫远忙出去看,只看到李顺义一脸懊恼的立在门外。

“何大人呢?”卫远问。

“骑着马跑了!那匹马烈了,我花了一个月才训好,他居然一下子就弄走了!”李顺义心疼的道。

“知道他去做什么吗?”卫远追问。

“不知道啊!谁知道怎么回事啊!卫大人,现在怎么办啊!”李顺义哭丧着脸。

“别急,派一队人跟上去,我们不能停,还是要去济阳的,否则延误了军机,可不是丢一匹马那么简单了。”卫远安慰。

李顺义立刻点头表示赞同。

洹阴。

安康侯郑令璟瘫坐在椅子上,瞧着底下站着的钱不闻,“新兵,站好喽!”

钱不闻瞪了他一眼,却不敢说什么。

负责把守洹阴的岳良朋站在地图前,咳了一声。

郑令璟这才坐好,摆正了身子。

“北汉军倾数南上,供给定然不足,如果我们趁其不备,出兵截断他们的去路,定能够减轻济阳的压力,但若是太过孤军深入,也有被他们包围的风险。

可谓是有失有得,安康侯,钱世子,你们两位如何看?”岳良朋指着济阳问。

“将军客气了,我既为将军麾下的士官,自然听从将军的指令。”钱不闻道。

岳良朋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安康侯郑令璟。

郑令璟勾起唇来,邪魅一笑:“我看中的就是这一点,才跑到这洹阴来的。只要将军开口,我愿为先锋。”

钱不闻扭头去看郑令璟,郑令璟冲着他挑了挑眉。

“安康侯这样说,本帅就请安康侯为先锋,钱世子为中军,我亲自殿后,同时兼顾先行军与洹阴的城防,其他人可有意见?”岳良朋询问。

无人应答,岳良朋就当场下了军令。

散会之后,钱不闻看着郑令璟吊儿郎当的背影,沉默不语。

郑志跟在郑令璟的背后,“侯爷,你主动要去做先锋,是不是太草率了?要是有人在咱们背后使绊子,可怎么办?”

“那不是还有你吗?”郑令璟笑着把手搭在了郑志的肩膀上,“阿志,京城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安安那边来了信,你一定要尽快送到我手上,不然,就算我打了胜仗,回去之后也要被她烦死。”

“郡主那边没有来信,不过上次她就说兰陵城里不太平,怕是要出什么事。”郑志道,“侯爷要去打仗,不如去之前先给郡主写封信?

报个平安,让她放心?老夫人那里,也不能一直瞒着吧?三夫人也会担心您的。”

“祖母——三婶照顾祖母,这段时间一定很头疼吧?”郑令璟顿了顿,祖母的性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得难缠起来。

自己偷偷离开,还是靠着安安的帮助,只怕祖母不会少了数落安安,三婶就安安一个女儿,就算嘴上不说,只怕心里也有怨气,但是,很快就会解决的。

等我打了胜仗回去,祖母就不会怪安安了,到时候,有了功勋在身,我就能像祖父和父亲那样在朝中立足,然后庇护安安和三婶。

郑志听了郑令璟的话不敢接口,小侯爷说老夫人一句,让人听见都得扣上个不孝的帽子,更何况一个家仆?

“阿志,你要是可以,就亲自回兰陵一趟,告诉祖母和三婶,我一切都好。

去的时候,再把我从北夷人手里买到的那些皮子带给安安,她原先说过要做一件火红色的裘衣的。”郑令璟说着,然后又想了想。

“你去瞧瞧她给我拐来额那匹马,到底怎么样,要是好得话,给我弄来,也让我威风威风。”郑令璟冲着郑志挤眉弄眼。

郑志只觉得脑袋大,老夫人估计先得扒掉他这个奴才一层皮。

此时正对未来踌躇满志的郑令璟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三婶,长安郡主的母亲赵氏离世了。

长安郡主跪在母亲的床边,看着安静的赵氏,泣不成声。

老夫人周氏要人来给赵氏换衣服,准备后事,长安郡主却谁也不许进来。

郑双听长安郡主的命令守在门口,冷脸拿着剑,没人敢凑上来。

“反了!反了!”周氏喃喃的道。

本打算先帮孟龙渊整顿朝堂,再审理武成亲王妃遇害一案的梁清萍收到赵氏去世的消息,也是不敢置信的。

“前几日在迎春宴上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就去了呢?”梁清萍道。

“兴许是得了急病?”孟龙渊也跟着猜测,一直手摸着雪儿。

孟月明偏头看着雪儿,本以为雪儿是真的丢了,却没想到它自己跑到了东宫去,太子哥哥一回来,它就出来了,难不成它就是去东宫等太子哥哥的?

“原来并没有听说过她有什么旧疾,什么样的疾病能一夜就要了人命呢?”梁清萍还是不解。

“母后,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去给郑府上香,就跟镇南王府一样。”孟月明问。

“我觉得,应该先排个太常寺的人去看看,母后觉得呢?安康侯是郑家唯一的男丁,摔老盆送丧的时候,是不是要他回来?”孟龙渊问。

梁清萍的神色有些疲惫,“应当的,等太常寺的人去了,布置的差不多了,你们再去吊唁。

安康侯要不要回来,问问老夫人和长安,济阳郑将军那边,浔阳赵将军那里,也都要派人送信。”

“是,儿子这就吩咐人去办。”孟龙渊把猫挪开,起身出去。

雪儿跟在他后面,亦步亦趋。

孟月明扭着身子看,然后转头对梁清萍道:“母后,你看我喂了雪儿那么久,它还是喜欢太子哥哥。”

梁清萍笑,这猫儿知道什么呢?

南浔,东陵王突然发兵围城,幸好赵明杰率军赶到,保住了南浔城。

每日东陵人来骂阵,赵明杰都没有应战,这一日,赵明杰看准了时机,率军触及,将士气明显不如一开始的东陵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东陵抵挡不过,只好往后撤退。

眼看着东陵军队逃远,赵明杰才调转马头回城。

已经看到了城门上的南浔两字,赵明杰心情愉悦,守住南浔,再等下一批粮草和援军赶来,就可以进攻东陵,一举拿下东陵。

“将军!将军!”赵家的府兵急匆匆的赶来。

赵明杰勒马,有些困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怎么了?什么事非要跑到这里来说?”赵明杰黑着脸问。

“大小姐!是大小姐!她于初三晚上去了!”那府兵大喘着气道。

“你说什么?”赵明杰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阿姐死了?怎么会?她好端端的怎么会死?”

“小的······小的也不知道!刚才来了宫里的人,说大小姐死了,再接着,又来了郑府的人,也说大小姐死了,小的就来找您了!”那府兵被赵明杰的样子吓得不轻。

“宫里的人也说阿姐死了——那他们都没说阿姐是怎么死的?她可是有功夫的,谁能杀了她?”赵明杰悲愤的道。

“他们说睡之前大小姐还好好的,第二天醒来一早,人就没了。”那府兵回答。

“那长安呢?我外甥女呢?她怎么样?”赵明杰急切的道。

“郑府的人没说,但是我听宫里的人说话的时候提到······提到郡主不许任何人接近大小姐,还不许办丧事。

小的······小的觉得,这里头,兴许不干净······”那府兵一边说一边抖。

“不干净?”赵明杰的眯起了眼,本就狰狞的脸显得更加可怖。

赵氏是赵明杰的姐姐,从小带着他在军中生活,文采上输了些,但是若论武艺胆量,赵明杰不觉得有几个能胜过她的女子。

赵氏出嫁后,只生了长安一个姑娘就守了寡,赵明杰也曾经提过,要姐姐改嫁,但是姐姐担心无人照料女儿,又对郑元秋情义深重,所以不肯。

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好几年前赵明杰房屋调动,路过余杭,那时候长安还是个小毛丫头,穿红衣红裙,却一点儿也不怕人。

当时赵明杰送了她一只小狼狗,长安喜欢的很,嚷着要舅舅带着打猎,可是没多久,赵明杰就离开了余杭,没能带着她去。

走的时候,赵明杰和长安约定,等她再长大一些,让她带着母亲一起来找舅舅,他们一起打猎。

但是没过几个月,那条狗就死了,长安写信给他,信纸都被泪水糊了,她说,母亲很忙,没空理她,狗狗死了,哥哥答应再给她一条,可都没有原来那条聪明,祖母训斥她,不像个姑娘······

现在长安不让人办丧事,是难过的很吧,也有可能——阿姐的死真的有别的原因,她在等我。

赵明杰狠狠的抽了胯下的马一鞭子,飞速入城,可是看到浔阳的官衙的时候,赵明杰又迟疑了,他是将军,受皇命而来,保护这里的黎民百姓。

如今城外敌军虎视眈眈,他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那置君命何地,置百姓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