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古言小说 > 君门深九重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归全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归

热门推荐:

“你怎么知道梁氏是欣然赞许的?”周氏不依不挠的道,“你以为梁氏是什么好人,她是怎么坐上皇后的?

当初我就看出来了,她自个儿梁府就能兴风作浪,可不是单凭着一个姚济才。你看姚济才下马后,她都干了什么?

这会儿那姚济才的小闺女杀了安王妃,可保不准就是她指使的,反其道而行之。”

“母亲,这话可不是乱说的!先不说皇后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杀王太妃,只刚才的话就要给郑家带来大罪。

你看,这为了您安生,皇后还是先把我们送出宫来的。”赵氏一边说,一边在背后朝着长安郡主摆手,要她先走。

“祖母,我不知道皇后娘娘是个什么人,只知道,她绝不会拿大楚社稷冒险。所以,我是一定会帮她保住兰陵城的,保住兰陵城里的数万百姓。”长安郡主说完转身就走。

周氏气恼的道:“你看她,都敢跟我顶嘴了!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先前她放走令璟的事,我还没跟她算账呢!”

“母亲!孩子们都大了,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的,令璟已经到了参军的年纪,要不是你三番四次的阻拦,他怎么会偷跑?

随他们去吧。郑家的孩子,你觉得他们会做出什么祸国殃民的事吗?”赵氏起身给周氏添茶。

“行,我说不过你。”周氏转过头不看赵氏。

“母亲这话可就让儿媳伤心了。”赵氏道。

“我有三个儿子,各个为国为君,现在就剩下老二还活着,却呆在济阳不肯回来。

这家里,就剩下我一个老婆子,也没人听我的,信我的。你看你那女儿,那么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会惹事!

还有郑令璟那小子,我郑家这一辈儿,就那么一个男丁!偏偏还中了邪一样,非要上战场,那是好玩的吗?

他爷爷、他三叔是怎么死的?我们郑家这是遭了什么孽啊!”周氏说着说着就掉眼泪。

赵氏隐隐已经有了不耐烦,却还是开口劝告:“郑家的列祖列宗会保佑他们的——”

“还有你,处处维护他们,觉得有个做大将军的兄弟,就腰杆应了,是不是?”周氏拍着桌子道。

赵氏的脸色刷一下子黑了下来,“母亲糊涂了,这么些年,我要是想靠着我兄弟作威作福,何必还呆在这郑府里?”

周氏不吭声了,赵氏的眼泪断线的珠子一般往下掉。

兰陵城外,离城门十里开外的地方,孟安南神色严肃的看着面前的地图,“若是西营的人前来,最晚今天中午就会到达,我们抵挡得住吗?”

“这你放心,现下西营的主管是我哥的同窗,我哥早就跟他打了招呼,他自然不会出手的。”卢曼得意的晃着脑袋,咬了一口苹果。

“你凭什么相信,他会这么做?”孟安南看了他一眼道。

“凭什么?事成之后,他就是你的大功臣,事情不成,他也不过有个延误军机的罪名,可大可小,反正没有性命之忧,你说他会不会赌一把?”卢曼道。

“原来如此。”孟安南道,然后指了地图上的兰陵城道:“若是西营的人不来,也会有其他地方的人来增援,我们得速战速决。今晚天一黑,就攻城,让他们做好准备。”

“孟安南此时,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兰陵城,最迟,今晚开始动手。到现在都没有听到西营的任何动静,怕是他们已经被策反。

现在,我们兵分三路,一路火烧孟安南的营地,扰乱他的计划,为大军拖延时间,一路攻击西营,杀了叛将,夺得兵符,带着他们进攻孟安南,

剩下的一路,随我带着扶风军直扑孟安南。记住,看到孟安南,直接射杀,不必留活口。”孟龙渊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报!太子殿下!兰陵城东有小国舅的消息!”营长外又进来了一个暗影。

“小舅舅?他在哪里?”孟龙渊问。

“小国舅着急了一部分羽翎卫,打算今晚夜袭叛军,活捉孟安南。”那羽翎卫回答。

“今夜夜袭?”孟龙渊道,“既如此,事不宜迟,现在就出发!”

夜幕刚刚开始落下,西天上的红霞还未散去,一直带着火的羽箭像流星一样射进了孟安南的军营。

紧接着,一阵又一阵的火箭落下,像是一阵暴雨,落地之处,火花蔓延燃烧。

“二皇子!公子!有人袭营!”

孟安南猛地起身,抓起来手边的宝剑,走出营帐。

卢曼眯了眼,一副还没睡醒的模样:“做什么啊!去救火啊!快!”

“有人偷袭我们!快走!”孟安南拉着卢曼要走。

卢曼撕扯开自己的胳膊:“走什么啊!他们要是有胆量,还会偷袭?肯定是人少了,就是想扰乱我们的!你不攻城,跑哪里去当皇帝?”

“我们的军心已经乱了!现在去和西营的人汇合,这样我们还能保住自己!”孟安南大声道。

“开什么玩笑?这明显是长安郡主那个疯女人的把戏嘛!要是爷们,就出来跟我们真刀真——”卢曼还没说完,就有一支羽箭从天而降,射中了他的胸口。

“攻城!攻破兰陵城,为二公子报仇!”卢家的护卫见状大叫道。

“混帐!”孟安南跺脚,弯腰拉起卢曼,“备马!去西营!”

孟安南拖着卢曼前往西营,剩下的人在卢家其他人的指挥下开始进攻。

城楼上烽火燃起,刚刚踏进家门的长安郡主转身又出来。

赵氏身边的小丫头刚想拦住她,却没敢张嘴。

朝皇宫里传信的士兵举着火把飞奔进了宫门。

本已经昏暗的皇宫再次燃起了火烛。

“现在天气还冷,城门附近有井的地方往下倒冷水,没有井的地方,倒热油。找几个嗓门大的人叫阵,告诉他们,缴械不杀,跟着孟安南只有死路一条!

街上巡逻的人呢?看好那些百姓,绝不允许他们乱起来!”长安郡主一路走一路说。

梁清萍站在皇城的宫墙上都听到了城外的厮杀声,那感觉像是回到了很久以前。

端王谋反,她去找孟文宣,孟文宣把她安置在军营里。

每天天刚亮,就能听到外面军士操练的声音。

每次对战,都有人守在她的营帐外,随时准备带她离开。

每一次,她都提心吊胆。

她在害怕,害怕如果孟文宣回不来,她该怎么办。

现在这种感觉,与那时候真像。

只不过,那时候是担心孟文宣,现在,是担心成庆殿那把龙椅。

“来人!本宫要亲自去东门!”梁清萍高声道。

“皇后娘娘!刀剑无眼,皇后娘娘还是留在宫里吧!”

“就是啊!皇后娘娘,现在你可是老臣们的主心骨,您要是有个闪失,我们就只能自刎谢罪了啊!”

“孟安南小贼能兴风作浪,定是有人暗中支持,皇后娘娘该留在此处彻查此事,来个釜底抽薪,这样对于守城的勇士来说,也是好的!”

“皇后娘娘三思啊!此举不妥!”

“皇后娘娘,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

梁清萍抬手示意他们停下,眉头皱的更深了。

诸人松了一口气,以为她要放弃。

“本宫只是去看看,本宫不能与他们一起出生入死,也要为他们助威。”梁清萍回头看着他们,夜风卷起她的长发和黑袍,冷艳而决绝。

“皇后娘娘!城外突然出现了大批士兵攻击叛军!我们的援军到了!”城墙下传来通信兵的欢呼。

“是陛下吗?”梁清萍激动的走到女墙边,朝下大声问。

“这······天色太黑,对方并没有帅旗!”通信兵回答。

梁清萍松开了紧抓着女墙的手,孟文宣不会不带帅旗的,也许是藏起来了,也许,是龙渊回来了?

“本宫必须去城门,各位不想去的,不必奉陪!”梁清萍说着,提着裙子跑了下去。

“这皇后娘娘也——”

“嘘——”

“这来人,说不准真是陛下呢!”

“说不准,不过,我们还是去看看吧?”

东门外,敌军明显没了明显的攻势。

长安郡主看着底下的黑暗,下令:“开城门!”

“长安郡主,现在开城门太早了吧?”

“现在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机不可失!”长安郡主头也不回的上马,帅人直奔出城。

“大楚太子孟龙渊在此!降者不杀!”黑暗里传来一声接一声的喊话。

“恭迎太子殿下!”长安郡主回头高喊了一声,“太子殿下就在前面!现在投降,太子可以饶你们不死!”

梁清萍赶到的时候,城外火光潋滟。

有人在高呼孟龙渊的名字。

“渊儿——”梁清萍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来的最急的,是我的渊儿。

梁清萍立在城门口,看着杂乱的人群规整,有人骑着马朝着城门方向来。

孟龙渊带着人入城,远远的看到了城门口的两排火把,中间立着个人影。

还有三丈远的时候,梁清萍就失声叫了出来。

“渊儿!”

“母后?”

孟龙渊翻身下马,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