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古言小说 > 江南有雪落惊华 > 第190章全文阅读

第190章

热门推荐:

程妃一听李如海的话,瞬间就觉得有趣一般的冷笑一声,她道:“呵,你这是忠告呢?还是威胁呢?”

程妃的后半句话说的很轻,轻到就像一根羽毛落在地上一样,不仔细听根本就不会察觉到发生了这件事情。

李如海在皇宫里待了快三十年,他从进宫开始就一直伺候着皇帝,从小都不知道面对过多少这样凶狠的嘴脸了,这时他自然能够做到不惊不惧,他只是将自己的腰弯的更低,嘴里恭恭敬敬的回答:“老奴不敢。”

程妃却冷笑道:“你在宫里伺候了皇上伺候了三十年,你还有什么不敢的?以为有皇上帮你撑腰,你就能在这里如此放肆了?你当真以为本宫现在手中的权力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李如海的语气还是波澜不惊:“程妃娘娘,您信或不信那都不是老奴能够左右的事情,老奴不过就是来给娘娘传个话,让娘娘知道皇上有这么个心思,其他的,老奴怎么能够多说呢?”

“你什么意思?”程妃早听出来了李如海的话里有话,她皱起眉头问:“有话你尽管说出来,在本宫这里,没有像别的娘娘宫里一样的‘细作’。”

李如海还是用着和刚才一样平淡的语气回答道:“程妃娘娘,此事关系重大,难道娘娘以为,皇上为什么会让王爷娶一个罪臣之女?”

这一点也是程妃想不明白的,她的儿子对全局的掌握很好,但是她不行,她虽然有威严,但是眼光还是不如男人们高,她只能目光短浅的看到暂时的利弊,没有办法看到更加长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换一句话说,她就是鼠目寸光,不知轻重。

不过,好在程妃这个人还算虚心,只要别人言之有理,她多半是不会为难对方,反而会听取对方的意见,在这一点上,她也的确是给宇文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继续说。”程妃的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李如海,像是生怕会错过李如海脸上一瞬间的表情变化一般。

李如海得令之后就开始十分隐晦的告诉程妃,这件事情皇帝的用意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她也坚持让自己的儿子不立吴娇灵为侧妃的话,后果又会对他们母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本宫信你这一会。”程妃听完之后,便重重的往后一靠,她懒懒的问:“皇上说了时候没有?”

李如海回答道:“皇上说了,这些日期都由娘娘决定。”

程妃低低的笑起来:“皇上难道还想用这个方法来离间本宫和十七王爷?”

李如海回答:“程妃娘娘多虑了。”

程妃看了李如海一眼,他还是和之前一样,一直低着头弯着腰,程妃闭了闭眼睛,又长长了舒了一口气才道:“你也别总弯着腰了,大家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这样怪累的。”

“十七王爷还没有答应这件事情吧?”

李如海只是微微的抬起了一点点腰,然后点头:“多谢程妃娘娘,王爷确实还没有答应,所以皇上才让老奴过来请程妃娘娘出面。”

“合着你今天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情吧?”

李如海又习惯性的弯下腰回答道:“回程妃娘娘,这是万岁爷的意思。”

程妃再也懒得听了,她摆了摆手:“本宫知道了,你回去告诉皇上,这件事情本宫会做的,不过本宫那个儿子的脾气如何,皇上也是知道的,恐怕说服起来没那么容易。”

“是。”李如海回答完就准备退下。

谁知道程妃在这个时候又多加了一句:“若是本宫之后发现那个吴娇灵让王爷的生活变得比现在糟糕了,本宫唯你是问!”

李如海还是应下了,他道:“那奴才告辞。”

程妃在李如海走之后便起身往床榻边上走:“来人,本宫要沐浴更衣。”

一名比较亲近程妃,程妃自己也比较喜欢的侍女走上前来,她听见了程妃和李如海的对话,她一边帮着程妃把头顶的那些金钗银钗流苏拿下来,一边问程妃:“娘娘,您等一会要出宫吗?”

程妃闭着眼睛回答:“本宫出宫做什么?”

侍女疑惑:“刚才李公公不是让你去劝王爷吗?”

“你这小丫头全听见了?”程妃睁开眼睛笑着看了她一眼。

侍女腼腆一笑:“刚才御膳房的御厨让小公公送了豆泥骨朵来。”

看着程妃的脸色好像有些不对,侍女迟疑道:“娘娘你忘记了今天是下元节了?”

程妃这才恍然大悟:“本宫就说呢,怎么今日好端端的做起豆泥骨朵来了,原来是下元节了,这日子过的可真快,之前寒衣节祭拜的场景本宫还历历在目,谁曾想,这一下子又过去十多天了。”

“是啊。”侍女点头附和。

刚巧外面的侍女跑进来恭敬报告:“娘娘,热水放好了。”

程妃示意身后的侍女动作快一些,嘴上也回应着外面的人:“本宫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程妃道:“本宫不是准备出宫,本宫是要去见见柳贵妃。”

侍女疑惑:“您去见柳贵妃做什么?”她知道自己的主子和那个柳贵妃素来不合,但是柳贵妃的容貌看上去就柔弱非常,所以自家的娘娘一般没有事情是不会亲自去找对方的,怕的就是被对方抓住机会去皇帝面前告上自己一状。

程妃对这位侍女的宠幸既不过火也不做作,她这个时候也会告诉她一点情况:“你以为皇上是最近才起的心思?”

侍女皱着眉头,表示自己不明白程妃的意思。

程妃又道:“本宫虽然不知道其中的情况,但是本宫的那个宝贝儿子啊,多半是早知道了这件事情,不然怎么突然的户部就交了一本名册上去,刚巧上面又有宁安侯的名字呢?”

侍女这时才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般明朗,她道:“原来如此,所以娘娘是怀疑皇上早先就已经叫了谦王爷去说服十七王爷了吗?”